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的现象是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frac{1}{5}$.
(3)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成功后得出结论:空气中约含$\frac{1}{5}$体积的氧气
(4)实验后,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容积的$\frac{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
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小军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分析 (1)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解答;
(2)根据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使氧气完全反应尽,空气中的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到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的体积就是减少氧气的体积,进而知道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体积分数解答;
(3)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解答;
(4)产生误差的原因可以从装置的气密性、药品的用量、装置是否冷却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5)本实验是借助能够和空气中某一成分的反应消耗掉装置内气体,并且通过等体积外界气体的进入实现对消耗气体体积的测定.

解答 解:(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得瓶内压强减少,打开弹簧夹后,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frac{1}{5}$,水位上升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由此可得出结论:空气中约含$\frac{1}{5}$体积的氧气;
(3)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4)若红磷的量不足,导致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frac{1}{5}$;
若装置漏气,导致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frac{1}{5}$;
若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因此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小于$\frac{1}{5}$.
(5)实验原理是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所以改进实验要建立的此原理上.至于实验出现的失败,就与该原理有关,与是否能够消耗氧气有关,与能否完全消耗氧气有关,与外界气体能否有效进入有关,而在具体回答是要结合本题的环境来回答: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frac{1}{5}$;
(3)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空气中约含$\frac{1}{5}$体积的氧气;
(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难度比较小,是基础性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氢气和甲烷B.酒精和空气C.氧气和氮气D.二氧化碳和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剩的药品或试剂一定要放回原瓶B.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效果最佳
C.可用嘴尝化学实验室里试剂的味道D.把鼻孔凑到试剂并口闻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量筒B.烧杯C.烧瓶D.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B.二氧化碳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C.二氧化碳可参加光合作用D.二氧化碳有剧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是黑色固体.有如图所示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箭头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转化.
(1)若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且常温下均为液体.
①写出A转化成B、C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写出C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若A、B都是白色固体化合物.
①写出A转化成B、C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②物质B的结构类似于氯化钠的结构,则构成物质B的微粒是K+、Cl-(填化学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倒入指定的洁净容器中,看到有气泡产生,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又倒入了氢氧化钙溶液,发现该容器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释以上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人手进行探究.
(1)他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作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①: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
猜想②: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③: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该同学作出猜想①的理由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过量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3)比较三种猜想的异同,如果猜想③成立,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加以证明.按相关要求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方法一
方法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伽利略说:“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其中蕴函的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3Fe+O2═Fe2O3B.3Fe+2O2$\frac{\underline{\;高温\;}}{\;}$Fe3O4
C.3Fe+2O2═Fe3O4D.2Fe+O2$\frac{\underline{\;高温\;}}{\;}$2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