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化合物的是( )

A. 高锰酸钾、氮气 B. 洁净的空气、水 C. 铝、二氧化碳 D. 硫粉、氧化镁

F 【解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氮气属于单质,A错误;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错误;铝为单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错误;硫粉属于单质,氧化镁是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3)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及结束时,若发现试管破了,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在下面ABCD的选项中选)。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⑤⑥

(4)实验室如果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若选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进入。

(5)在常温下,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液体)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用___装置进行收集。

酒精灯长颈漏斗AC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表示已满aBD或E 【解析】 (1)①的名称为酒精灯;②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进行加热,故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排水法,故选装置C;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8.1碳的单质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_____

②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

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 试题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CO和CO2均是分子构成的,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的种类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1)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13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与2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_号元素(填数字)。

③在第3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

④下图表示碘元素的 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碘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周期。

失去Al3+10、18都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原子五 【解析】 ①17号元素为氯元素,氯原子核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17,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里层到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2、8、7,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小于4,故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Al3+; ②元素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2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气体的物质是____;

A.硫    B.铁    C.镁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蜡烛 【解析】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错误;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错误;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A;补充:蜡烛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向试管中装入块状固体药品时,要将试管平放,将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慢慢的直立试管,防止块状固体打破试管底部,故错误; B、酒精灯不能对点,错误;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要注意垂直悬空,故错误; D、闻药品的气味时,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瓶口,应该用手轻轻煽动药品闻气味,防止损伤鼻膜,故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运城市2018届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氮的固定指的是通过自然或人工方法,将氮气转化为其它可利用的化合物的过程。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光照条件下,氮气在催化剂表面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后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

置换反应 ;氮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0 -3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反应物为氮气和水,生成物为氨气和氧气,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和光照,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6H2O4NH3+3O2,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为基本反应类型之置换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 (2)在N2中N的化合价为0价,在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对青蒿素的研究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我国首创的新型抗疟疾药。请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计算:

(1)青蒿素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共有______个原子。

(2)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3)若有青蒿素14.1g,含有氧元素质量是多少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三;42;90:11;4g 【解析】 (1)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故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共有42个原子; (2)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15:1×22=90:11; (3)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100%×14.1g=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粗铜丝可以获得平稳气流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 【解析】 A、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选项错误;B、通过提拉粗铜丝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选项正确;C、钢丝的主要成分是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无法获得平稳气流,选项错误;D、该实验无法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选项错误。故本题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