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一定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一定不变化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D.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不变化

分析 A、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或某些离子;
D、根据物理变化的概念分析,在物理变化中,没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不变.

解答 解:A、原子都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或某些离子;故说法错误;
D、在物理变化中,没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掌握原子的构成、质量守恒定律、以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菏泽市九年级中考预测题(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实验中,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 小敏猜想是氢气; 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

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利用图I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 ,则她的猜想错误。

(2)小敏:①用图II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 (填“b”或“c“)端管口连接。②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

【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 (填序号)。

A.波义耳不慎将浓盐酸溅到花瓣上从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B.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C.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当溶液恢复到原温度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溶解度变小B.单位体积内的OH-数目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实验室可选上图装置中的A作发生装置,C作收集装置.用生石灰与浓氨水混合快速制取大量的氨气,可选上图装置中的B作发生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B.氮气在焊接时用作保护气
C.用铜作导线D.金刚石切割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对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仪器的名称叫点滴板,使用该仪器最大的优点是节约药品
B.石蕊遇盐酸变红,酚酞遇盐酸不变色,因此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度
C.稀硫酸和稀盐酸一样也能使石蕊和酚酞发生相同的颜色变化,因其溶液中都含H+
D.可以利用石蕊试液区分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或CO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该反应与CO2和NaOH的反应相同.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猜想中的一种气体是不可能的,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2)乙同学认为可能是SO2.他所设计的实验是: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通过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质量的变化即可判断是否有SO2.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1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气体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发生爆炸.
【实验探究】①实验开始时,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
②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C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高温\;}}{\;}$Cu+H2O.
(4)结论:①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时,产生的气体是氢气.②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
【实验反思】(5)如果撤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对以上实验结论是否有影响无影响.
【思维拓展】(6)①根据以上结论取一定量的该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和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图正确的是下列图3图示中的B.

②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压强减小,试管中液面也会上升.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将烧杯中Na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菏泽市九年级中考预测题(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问题:

(1)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_________(填“甲”或“乙”)相似。

(2)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在大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_____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乙物质的溶解度。(均填“大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4月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装置a、d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氢气

B. 装置b、f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氧气

C. 装置c可用来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

D. 装置c、e组合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