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验满
B.
    稀释浓硫酸
C.
  取用固体药品
D.
   熄灭酒精灯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解答 解: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取用固体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课上,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实验后剩余的四种溶液HCl、Na2CO3、NaOH、Ba(NO32倒入各组的废液缸中.老师说,在倾倒废液之前,一定要对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废液中有重金属、呈酸性或碱性,会腐蚀管道、污染水源.针对废缸液里废液的成分和能否直接排放,同学们进行了实验与研究:(请你补全题中空白部分的内容)
【查阅资料】1.碳酸钠与硝酸钡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NaCO3+Ba(NO32=2NaNO3+BaCO3
           2.CaCl2溶液、NaNO3溶液和Ba(NO32溶液均为中性溶液
           3.Ba2+是重金属离子
【甲组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现象结果分析
1.取少量甲组废液于试管中,静置观察试管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澄清液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下同)(1)BaCO3
2.取上层无色澄清液,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溶液仍然为紫色澄清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NaCl和(2)NaNO3
,可能含有物质A是(3)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H4+、Ba2+、NO3-B.H+、Ca2+、HCO3-C.Ba2+、OH-、SO42-D.K+、Na+、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B.萘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9:1
C.萘胺一定是有机物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2)写出B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3)C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红色逐渐消失.
(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D(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从C、H、O、Na、Ca五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最轻的气体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2
(4)最常见的溶剂H2O
(5)汽水中含有的酸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根据图一、图二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一粒子容易形成阳离子
B.图二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C.图一和图二表示的元素容易反应形成化合物
D.图二粒子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般为-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不合理是(  )
A.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工业污水B.用铁桶盛放农药波尔多液
C.为防止生锈,给自行车表面刷油漆D.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氯化钠B.液态氧C.二氧化锰D.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