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铝是目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较多的一种金属.
(1)铝原子的电子排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填序号).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B.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铝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铝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
(2)在做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中,小明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小明猜想是氧气;小红猜想是氢气;小亮猜想是二氧化碳.
其他同学认为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
【进行实验】利用图1和图2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①小明: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则他的猜想错误.
②小红:用图2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c(填“b”或“c”)端管口连接,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她的猜想争取.
【得出结论】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展,源自对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伸入研究.下列科学成果中AC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
A.波义耳不慎将浓盐酸溅到花瓣上从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B.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C.拉瓦锡伸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3)若用足量的铝与40g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1.2g氢气,则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 (1)
A、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解答;
B、根据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解答;
C、根据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解答;
D、根据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解答;
(2)【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解答;
【进行实验】①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解答;
②根据浓硫酸干燥气体是从长管进解答;
【得出结论】根据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交流讨论】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易发生爆炸解答;
【反思提升】根据研究成果分析解答.
(3)根据氢气的质量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解答 解:
(1)
A、据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相质子数为13,无法确定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
B、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位于第二,故错误;
C、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故正确;
D、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铝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故正确.
(2):【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无碳元素,反应后也无碳元素,故小雨猜想是错误的;
【进行实验】①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则她的猜想是错误的.
②浓硫酸干燥气体是从长管进,用图Ⅱ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c端管口连接;
【得出结论】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交流讨论】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反思提升】根据研究成果可知:有两项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它们是波义耳不慎将浓盐酸见到花瓣上从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
(3)所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Al+2NaOH+2H2O=2NaAlO2+3H2↑;
      80                6
      x                 1.2g
$\frac{80}{x}=\frac{6}{1.2g}$
x=16g
则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frac{16g}{40g}×$100%=40%.
故答案为:
(1)D;
(2)【提出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无碳元素,反应后也无碳元素;
【进行实验】①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②c;
【得出结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交流讨论】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反思提升】AC.
(3)则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40%.

点评 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表示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得到60g溶液
C.t1℃时,硝酸钾、硝酸钠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硝酸钾一定多于硝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检验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
B.用胆矾检验汽油中是否掺水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某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制作馒头时常加入泡打粉,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口.小明对泡打粉的发面原理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又称为发泡粉,可作为快速发面剂用于制作面食.某种泡打 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粉和酒石酸氢钾.
【提出问题】泡打粉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猜想1: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2:酒石酸氢钾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3: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小明利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加热  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猜想1正确
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酒石酸氢钾,加热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不变浑浊
猜想2不正确
在装置2的c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滴加水.c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3正确
【实验反思】
(1)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小明又查阅到碳酸氢钠分解的反应为: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小明对探究问题又提出了第4个猜想,猜想4是碳酸钠和酒石酸氢钾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
并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装置2完成实验验证,其实验方案为待实验I充分反应后,取试管a中剩余固体和酒石酸氢钾,放入装置2的试管c中,滴加一定量水后,若试管c中有气泡产生,试管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4正确.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下列关于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泡打粉在加水揉面与蒸馒头的过程中均能起到发面作用B.泡打粉保存时要注意防潮
C.用纯碱替代泡打粉能起到完全相同的效果    D.使用泡打粉前不需要将面进行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哪一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
A.SO2和SO3B.H2S和SO3C.H2S和H2S03D.Na2SO4和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E的名称水槽.
(2)实验室以氯酸钾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这个实验除选用A、D、E、F、I外,还需增加的仪器是酒精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组装一套气体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是BCG(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4)通过查阅资料获知:镁在加热条件下与O2、N2、CO2、H2O均能发生反应;氮化镁(Mg3N2)能与水反应;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小强欲在实验室里以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图2所示.
①导管口之间的连接顺序是:a→g、f→d、e→b、c、→h.
②通气后,应先点燃装置C(填“B”或“C”)的酒精灯,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2015年114月份起我国多地被雾霾笼罩,多个城市达到中度污染,甚至严重污染,其中主要污染物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①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系统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
②我们身边出现了许多油气混合动力公交车、出租车,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可以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产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名称是甲烷,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成都市青山美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

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检验得到的水是否是软水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活中把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3)学习化学以后,我们提高了健康、安全意识,譬如,抽香烟灰通过呼吸系统吸入使人体中毒的物质CO,所以不能抽香烟;室内不慎起火造成火灾时,安全自救的措施有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洁厕灵”和“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其有效成份分别为HCl和NaClO(次氯酸钠).已知NaClO+2HCl═NaCl+Cl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B.“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两者混合使用,可以增强清洁能力
C.“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C1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
D.“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后发生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碱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Na2CO3属于盐(选填“酸”、“碱”、“盐”);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
[进行实验]小刘同学取了三份酚酞试液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1)其他同学一致认为“实验Ⅰ”探究水分子能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2)实验 II的目的是探究Na+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实验 III滴入Na2CO3溶液,震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后震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生成了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得出结论]溶液中的CO32-(写粒子符号)使酚酞试液变红;
[交流反思]老师看了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后告诉大家:“Na2CO3溶液使酚酞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OH-的原因可能是CO32-与H2O发生反应产生氢氧根离子OH-(或碳酸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根离子OH-等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