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按探究目的、步骤、现象和结论等写出“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活动的探究报告.

答案:略
解析:

探究活动报告

姓名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

班组________

日 期________

活动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活动目的: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不同.

活动用品:水槽、集气瓶、导管、玻璃片、澄清石灰水、木条.

活动过程:

问题和建议:

1.步骤一中不仅石灰水应用新制的,而且滴入集气瓶后应注意迅速振荡,因为若时间长了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也会变浑浊.

2.步骤二中燃着的木条熄灭,会不会因为二氧化碳过多的缘故呢?


提示:

写活动的探究报告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一环.在此既可展示自己有创意的探究报告,又可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不断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和对自己的探究报告进行修改并使之完善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以下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小刘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uSO4+2NaOH═Na2SO4+Cu(OH)2
,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生成蓝色沉淀.
;小李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
小刘.
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反应中有气体逸到空气中去了.

④请从原子的观点分析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原因: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保持不变.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 NaOH和HCl(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8、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提纯(已除去不溶性杂质).现在需要进一步提纯和测定粗盐中含NaCl质量分数.
实验一:探究这包粗盐可能含有可溶性的杂质.
(1)查资料获得:粗盐常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是CaCl2和MgCl2.现用实验验证这包粗盐中的杂质:
(2)取样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发现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没有
MgCl2
杂质(填化学式);接着再加入数滴a试剂,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证明,这包粗盐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CaCl2
(填化学式).
实验二:提纯并测定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按下面步骤继续进行实验:
①称取10克粗盐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
②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试剂,过滤;
③沉淀洗涤后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
④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盐酸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固体B;
⑤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3)在①②④步骤的实验操作中,都需使用到实验仪器是
玻璃棒
;该仪器在步骤①④操作方法相同,但操作目的不同,在步骤④的操作目的是
均匀受热

(4)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a试剂是
Na2CO3
;写出该步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5)步骤⑤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A还是B(填A或B)
A
:选择的理由
因为称量固体A的质量,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CaCl2质量,即可知道10g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小明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帮助完成.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①有黑色不溶物,无气泡逸出,溶液呈无色  结论:只含
 
 
结论:含C、CuO
 
结论:含C、Fe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小方想继续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粉末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Cu、Cu2O都是红色固体;
②2CuO+C 
 高温 
.
 
2Cu+CO2↑,4CuO
 高温 
.
 
2Cu2O+O2
③CO+Cu2O
 加热 
.
 
2Cu+CO2,Cu2O+2HCl=CuCl2+Cu+H2O
【猜想】生成的红色粉末究竟是什么?请你和小方一起完成下列猜想:
猜想①Cu;   猜想②Cu2O;  猜想③
 

【设计实验】小方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很快排除了猜想①,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猜想①不正确
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小方利用下列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气密性良好).
精英家教网
①取红色粉末样品的质量20克;       ②测出反应前B装置的总质量为210.0克;
③反应很长时间后测得B装置的总质量为214.4克;④通过计算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开始时,先通CO后称量B装置的总质量,再加热,实验目的是
 

A.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发生爆炸
B.防止装置内的空气影响测量结果
C.防止液体倒流到硬质玻璃管中
Ⅱ.C装置的作用是
 

Ⅲ.为防止实验中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可以对尾气进行收集,现提供水槽和集气瓶,还需一种仪器是
 

Ⅳ.请你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红色粉末组成是
 

Ⅴ.不改变装置和药品,你还可以通过测定
 
等数据,再通过计算得出红色粉末组成.
【交流反思】小红认为红色粉中的铜,有一部分可能是C与Cu2O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这个寒假小王使用了“暖宝宝”取暖贴,并和同学们对暖宝宝的成分及原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暖宝宝”为什么能发热?
【做出猜想】“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氧化(即生锈)的过程.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步骤1 取A、B两袋“暖宝宝”,A袋按使用说明打开外袋取出内袋;B袋不打开外袋.将两袋样品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 A袋的“暖宝宝”温度很快上升;B袋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暖宝宝”发热是由于袋内物质与
氧气
氧气
接触.
步骤2 24小时后,分别剪开A、B两袋,各取少量袋内物质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静置片刻 甲中溶液变黄色;
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部分溶解,产生无色气泡,(溶液为浅绿色)
部分溶解,产生无色气泡,(溶液为浅绿色)

24小时后,A袋内物质中一定含有
氧化铁
氧化铁
【得出结论】“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发生氧化(生锈)的过程.
【定量探究】“暖宝宝”中铁粉与活性炭质量之比是多少呢?操作过程如图1:
(1)将A中的固体溶于水,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该步骤的目的是
除去氯化钠和水
除去氯化钠和水

(2)计算10.0g滤渣中活性炭的质量(列出计算过程).
结论:该“暖宝宝”中的Fe粉和活性炭质量之比为
7:3
7:3

【后续探究】“暖宝宝”中的氯化钠起什么作用呢?为此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按图2所示装配成A、B、C、D四套装置,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下表(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所示.
时间/小时升时上时高升时度高升时装置高升时 0 0.5 1.0 1.5 2.0 2.5 3.0
A瓶(盛干燥铁丝) 0 0 0 0 0 0 0
B瓶(盛沾了食盐水的铁丝) 0 0.4 1.2 3.4 5.6 7.6 9.8
C瓶(盛沾了清水的铁丝) 0 0 0 0.3 0.8 2.0 3.5
D瓶(盛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铁丝) 0 0 0 0 0 0 0
(1)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字母):
B>C>A=D
B>C>A=D

(2)你认为“暖宝宝”中的氯化钠起的作用是:
促进了铁生锈
促进了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目的进行了下列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精英家教网
设计实验:下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大家一致认为,
 
同学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不能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因的
 

进行试验:下面是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Ⅰ.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它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选用):①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
?②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
?③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甲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实验前原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
 

(2)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
 
(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3)该同学的第④步操作中测定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的方法是:
 

(2)乙同学选用容积为45mL的18x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收到良好效果.
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Ⅱ.实验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2)乙同学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反思应用:(1)甲同学的实验,不仅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还能得到剩余气体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2)乙同学的实验与甲同学相比,优点是
 
(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