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铵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铵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
向白色固体粉末中加足量的水溶解,搅拌后过滤得白色固体和无色滤液,向得到的白色固体中加稀盐酸,白色固体不溶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钡会溶于酸,所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和碳酸铵;一定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钡,将无色滤液分成两份,向其中的一份滤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所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铵,向另一份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钡和硫酸钠生成的氯化钠也会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钾,所以
(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CuSO4和(NH4)2CO3,一定含有Na2SO4、BaCl2和NH4NO3;
(2)根据④中的现象不能认为一定有KCl,理由是:因为Na2SO4和BaCl2反应生成了NaCl;
(3)①中的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O4+BaCl2=2NaCl+BaSO4↓;
(4)③中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氨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NH4NO3$\frac{\underline{\;\;△\;\;}}{\;}$NaNO3+H2O+NH3↑.
故答案为:(1)CuSO4和(NH4)2CO3,Na2SO4、BaCl2和NH4NO3;
(2)否,因为Na2SO4和BaCl2反应生成了NaCl;
(3)Na2SO4+BaCl2=2NaCl+BaSO4↓;
(4)NaOH+NH4NO3$\frac{\underline{\;\;△\;\;}}{\;}$NaNO3+H2O+NH3↑.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滴管甲 | 烧杯① | 滴管乙 | 烧杯② | |
试剂 | H2O | 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 | 稀盐酸或稀硫酸 | 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
B. | 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8:13:184 | |
C. | 每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 |
D. | 每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聚乙烯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 |
B. | 利用稀盐酸可以区分石头纸和木浆纸 | |
C. | 石头纸的利用有利于减少树木的砍伐 | |
D. | 石头纸不容易被水浸湿,便于回收再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学与安全 煤气中毒--CO跟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瓦期爆炸-------坑道通风不好,未严禁烟火 | |
B. | 化学与生活 硬水软化--常用煮沸的方法;铵态氮肥------跟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 |
C. | 化学与健康 霉变食品--霉菌产生霉菌毒素;高温消毒-------细菌、病毒中的蛋白质高温下凝固变性 | |
D. | 化学与材料 非金属材料--下班、水泥;复合材料------玻璃钢、钢筋混凝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