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下图是甲烷燃烧的微观图。

在点燃的条件下,AB的过程表示的是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BC的过程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静置,最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在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现象。反应前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根据你的分析,在硝酸钡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溶液,也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答案】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 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变浅), Ba2+、SO42- Na2CO3K2CO3

【解析】(1). 由图中信息可知,BC的过程表示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的过程; (2).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溶液,最终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变浅); (3). 在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反应前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Ba2+SO42-由于硫酸钡和碳酸钡都是白色沉淀,在硝酸钡溶液中滴加Na2CO3K2CO3或硫酸盐溶液溶液,也会出现生成白色沉淀的实验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即:往盛有碳酸钠溶液的U形玻璃管左边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在右边滴入氢氧化钡溶液)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将U形玻璃管内的物质过滤后,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Na外,还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

A同学:含有OH、Cl、CO

B同学:含有OH、Cl、Ba2

C同学:含有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探究】B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B同学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成立,A同学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

请你评价B同学的结论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C同学选择了另一种试剂进行实验确定了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

(填化学式)

______________

A同学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实验时,溶液的pH 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

②在“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③将任意一种酸、碱溶液加入水稀释,其pH 变化也符合本图

④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2g,向其中加入57.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4.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精确到0.1%)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纯净物X 32g160g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 2O2 CO2 + 2H2O

请完成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在反应物充足、外焰加热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没有气体产生,应将________使反应继续进行。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试写出验满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______(“m”“n”)相连。

(4)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关于装置BG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双选)

A.装置B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B.装置G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C.装置BG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

D.装置BG均可用于制取一定量的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发生装置应作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b”“C”)。

(4)已知:氨气极易溶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气难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①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检验碳酸氢铵分解后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下列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③甲图可用于分离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气体并回收氨气,广口瓶中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装置需要作怎样的改进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用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利用所得精盐配制溶液,回答问题:

(1)先称量5g粗盐,量取10mL水。然后将水倒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粗盐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称量剩余粗盐质量为1g;将浑浊液过滤,蒸发,得到3.4g精盐

(2)根据(1)的数据,下列计算产率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3)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不会对质量分数造成影响的是____

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称量NaCl时右侧托盘没有放纸

C.氯化钠和水倒入烧杯后没有立刻搅拌 D.向细口瓶转移液体后烧杯中残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杂质不与水反应) 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产 生一种俗称为水煤气的气体燃料,可能还有 H2COCO2。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 置并进行实验。实验后发现 A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D 中的固体由黑色变红色,E 中的固体由 白色变蓝色,G 装置中有水流入烧杯。(已知无水硫酸铜水蒸气变蓝, 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 碳和水蒸气,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

在反应前后对 D、E 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煤气中一定含有 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一定能证明水煤气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G 装置的作用:①“抽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通过数据分析,证明水煤气中存在 CO 气体, 请利用上表中的原始数据, 列出数据分析过程(只列式不计算)。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发现,不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也可方便的证明 CO 气体的存在。只需增加一个上图中的装置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来代替装置 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