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浓硫酸与Cu加热时能发生反应: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1)将铜片换成铜粉反应速率将加快,原因是增大了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
(2)用Cu制CuSO4有两种方案:方案一:Cu与浓H2SO4加热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方案二:将空气通入加有Cu的稀H2SO4中加热 2Cu+O2+2H2SO4(稀)═2CuSO4+2H2O
选择二方案较好,理由是不产生污染物、硫酸利用率高.
(3)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则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H2SO4作氧化剂的是①②.
①Zn+H2SO4(稀)=ZnSO4+H2
②Zn+2H2SO4(浓)=ZnSO4+SO2↑+2H2O
③2Cu+O2+2H2SO4$\frac{\underline{\;\;△\;\;}}{\;}$2CuSO4+2H2O
④FeO+H2SO4=FeSO4+H2O.

分析 (1)根据将铜片换成铜粉,增大了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进行解答;
(2)根据方案一中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进行解答;
(3)根据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进行解答.

解答 解:(1)将铜片换成铜粉,增大了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所以将铜片换成铜粉反应速率将加快;故填:增大了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
(2)当制取相同质量的硫酸铜时,方案一消耗掉的硫酸比方案二多一倍;方案一制取过程中产生了污染大气的有毒气体SO2,而方案二不产生污染物.
故填:二;不产生污染物、硫酸利用率高;
(3)①Zn+H2SO4(稀)═ZnSO4+H2↑中锌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而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硫酸是氧化剂;
②Zn+2H2SO4(浓)═ZnSO4+SO2↑+2H2O锌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而硫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硫酸是氧化剂;
③2Cu+O2+2H2SO4$\frac{\underline{\;\;△\;\;}}{\;}$2CuSO4+2H2O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反应;
④FeO+H2SO4=FeSO4+H2O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反应.
故答案为:①②.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实验设计的评价要注意从实验本身去分析,要注意从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上进行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A,B,C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
(1)若A是一种非金属单质,B、C是氧化物,则B可能是CO2,C可能是CO.
(2)若C是碱,则A可能是碳酸氢钠,B可能是碳酸钠,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分液漏斗.
(2)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实验中,观察到时,说明已经收集满氧气.实验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填“熄灭酒精灯”或“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写出用B、E装置组合制取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Zn+H2SO4=ZnSO4+H2↑或Zn+2HCl=ZnCl2+H2↑.
(4)硫化氢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其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发生复分解反应制H2S,某同学用G装置来收集处理H2S.
①实验室制H2S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FeS=FeSO4+H2S↑
②该装置用于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大(填“大”或“小”).
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漏斗的作用是防止溶液倒吸(入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减缓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蔗糖的发酵B.甜菜的生长C.在汽油中加乙醇D.乙醇的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取4.65g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与36.5g 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是(  )
A.11.7gB.5.85gC.1.17gD.58.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
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
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
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任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  说明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碱性,管②附近的溶液呈酸(选填“酸”、“碱”或“中”)性.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乙同学、丙同学将试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试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不足(或酸液残留在管壁上等).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恰好褪去(或立即消失).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原因是实验中滴加酚酞的溶液变为无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因酸过量而呈酸性,故用pH试纸来确认.
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或酸),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溶液时消耗了少量酸.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
甲同学取55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g水后,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2%.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碱性增强.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2SO4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A~J是初中化学接触到的物质,各物质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最简单的有机物,X、Y分别为金属氧化物,G、H为金属单质,J为蓝色溶液(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箭头所指为生成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CH4
(2)写出H+Z→J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
(3)整个框图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三种;
(4)写出F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  )
A.CuCl2、KNO3、NaOHB.HCl、K2SO4、Na2CO3
C.NaNO3、KCl、(NH42SO4D.HCl、KNO3、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4Al+3O2=2Al2O3
(2)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
(3)食品包装袋内常用生石灰做干燥剂,其原因是CaO+H2O=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