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1℃时,甲的溶解度为40
C.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的水,甲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比乙多
D.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②将t3℃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的方法.

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答 解:①A.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例如在饱和状态下,也可能不相等,这是因为不知道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t1℃时,甲的溶解度为40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因此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的水,甲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比乙多,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甲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的溶解度,也可能小于乙的溶解度,也可能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②将t3℃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
故填: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

点评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氨分子:NH3
②3个镁离子:3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NO32,NaOH,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样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M点溶液,加入酚酞试剂后,溶液呈红 色;A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钠、氯化钠.
(2)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CO3+2HCl═BaCl2+H2O+CO2↑.
(3)通过上述实验无法判断的物质有氯化钠.要证明其是否存在,可采取的操作是(若有多种物质,任选一种证明)取Ⅰ混合后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氯化钠,反之则不含有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为了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草酸晶体(H2C2O4•3H2O)分解产生的气体产物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你参与过程分析.
【资料】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_{△}^{浓硫酸}$CO2↑+CO↑+4H2O
【问题探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用草酸晶体制取一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不相同
②进入D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中的试剂依次是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
③对D装置加热前和停止加热后.都要通入过量的CO,其作用是防止爆炸
④装置F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到E装置中
⑤若没有装置F,则测定的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
⑥若没有C装置,则测定的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⑥B.①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D.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使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油消耗和废气排放.
(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2MgO+Si+2CaO$\frac{\underline{\;1600℃\;}}{\;}$2Mg↑+Ca2SiO4,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应有促进作用,且能防止空气中的物质与Mg反应使产品混有MgO(填化学式).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镁与水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分成两等份.
步骤2:将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冷水中,几乎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
步骤3:将另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热水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的原因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②经百度可知,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如果金属活动性越强,生成的碱的碱性越强.某同学就向步骤3的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镁条的表面有明显的红色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③步骤2和3对比可知,影响镁与水的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是温度;
④根据以上信息,若将金属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先产生气泡,后产生蓝色沉淀.
(4)将5g含杂质的镁(杂质不与硫酸反应)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
A.
碳酸钠溶液
B.
锌粒
C.
氧气
D.
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将A、E装置连接时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处,如果熄灭,证明已满
(3)将A、B装置连接,B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H2O+CO2═H2CO3,将A、C 装置连接,实验开始后,若C中一直没有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底部蜡烛先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小木棍变成黑色.
(2)浓硫酸具有强烈的性腐蚀,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必须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98%的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内,并用玻璃棒搅拌,此时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热的感觉.
(4)49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