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探测某未知物质的组成B.怎样防止铁制品锈蚀
C.研制新型塑料替代金属制品D.确定大熊猫是否属于猫科动物

分析 根据化学研究的对象考虑本题,知道化学是学什么的.

解答 解: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可以制造新物质、新药品、改变环境、开发新能源,所以D不是化学研究的领域.
故选D

点评 熟记化学研究的对象,知道学习了化学后,我们能干什么,如何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红磷的量越多,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也越多
B.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夹紧止水夹或燃烧匙插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都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C.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D.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合理的是(  )
A.澄清石灰水和烧碱溶液(稀盐酸)
B.硫酸铜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
C.乙醇和食盐水(闻气味)
D.纯碱溶液和稀硫酸(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没有瓶塞的试剂瓶,里面装有白色固体试剂,瓶上标签已经严重腐蚀,看不清上面的字迹,但可以判断里面所盛试剂由三种元素组成.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他取少量该固体配成无色溶液A,然后进行了以下实验:

(1)无色试剂B是酚酞(填名称).若无色溶液D中只含一种溶质NaCl(不考虑前面加入的B试剂),则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Na2CO3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E+澄清石灰水→F:Ca(OH)2+CO2═CaCO3↓+H2O
②无色溶液A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生成物之一也是F:Ca(OH)2+Na2CO3═CaCO3↓+2NaOH
(3)上述两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B.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都是   D.①②都不是
(4)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判断:原试剂瓶内所盛白色固体可能是Na2CO3或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 略).若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甲、乙均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请写出实验室由甲制取丙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B.生理盐水C.冰水混合物D.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如果测得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②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证明碱性物质消失,溶液呈酸性,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参加了反应.
(2)方案二:(根据图1所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观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实验现象).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3)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硫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图2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U形管内的液面左侧下降,右侧上升判断NaOH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4)方案四: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mL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
小华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ml碳酸钾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
[结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反思]在小华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B(填字母).
A.仅是反应物      B.相当于指示剂     C.作催化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图1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60℃)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②某同学将燃着的红鱗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一段时间后,红磷熄灭,他立刻将燃烧匙取出,此时红磷又开始燃烧.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立刻将燃烧匙取出,温度还高于它的着火点,红磷又接触到氧气.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①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②实验2可以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代替,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反应时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
①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②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ABE(用字母填空)
  A.原子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种类D.分子数目E.元素种类F.物质种类
(4)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③④⑤(填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兴趣小组按图甲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P2O5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P2O5可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乙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解释
①a试管中白磷燃烧;
②烧杯中的白磷、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烧杯中的白磷、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原因分别是
(1)①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达到着火点但没有和氧气接触;②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和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
(2)改进后的图乙装置与图甲装置比较,优点是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3)图乙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同学们设计了图丙装置,优势是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