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对比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图所示的实验均用到对比的方法。
(1)甲用于探究分子的运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对比A和B烧杯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
(2)乙实验中应用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丙实验用于探究物质的溶解,实验目的是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向含有稀盐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敞口放置的浓硫酸
D.向稀盐酸中不断滴加烧碱溶液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包由铁粉、木炭粉、镁粉组成的固体混合物5g,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103.8g、滤渣1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
B.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和盐酸
C.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7.3%
D.若滤渣的成分是木炭粉,则混合物中铁、镁的质量比为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滤渣a的成分是_____,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_____.
(3)由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样品中一定不含有_____.
(4)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命活动需要必要的营养物质。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计一道题分。
A | B |
(1)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磷、钾”,这里的“氮”是指___(填数字序号)。 ①氮气 ②氮元素 (2)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可用做肥料。草木灰属于___肥(填“氮”、“磷”或“钾”)。 (3)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氮肥,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 | (1)“钙、铁、锌”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人体缺钙可能会导致___(填数字序号)。 ①佝偻病 ②贫血 (2)乳酸亚铁(C6H10FeO6)常用作补铁剂,乳酸亚铁中含____种元素。 (3)科学补钙才能保障健康生活。青少年每天需要800~1200mg钙,若用如图所示的钙片补钙,每天最多吃___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资源的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1)将铜帽安装在电池上使用,利用了铜的___。
(2)上述流程中,溶液A与物质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清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
(4)组装仪器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C+O2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6g的碳在20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初中化学里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全部标出),A、B为常见的气体,C为常见液体,F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甲是一种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乙为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丙和戊均为黑色固体,已为紫红色金属。
(1)写出C、甲、乙的化学式:C_____;甲_____;乙_____。
(2)写出E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将10g甲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该变化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B煅烧越充分,消耗的盐酸越少
C共生成11.1g氯化钙
D共生成4.4g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