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用于炼钢 B.
活性炭用于炼铁
C. 小苏打做发酵粉 D.
聚氯乙烯做导线外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理解,这句话的涵义是( )
A.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 B. 氧化铜在单质铁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铜
C. 铜绿(碱式碳酸铜)和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 D. 单质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
D 【解析】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的“曾青”就是指硫酸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硫酸铜溶液遇到金属铁时,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能生成金属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用红磷,不能用木炭,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有气体生成,错误; B、向相同体积的食用油中分别加入水和汽油,食用油不溶于水,可溶于汽油,故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正确; 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了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可以使酚酞变为红色,错误; 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不能用于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氮气合成氨的微观模拟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图B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
(2)C图中的物质属于物质分类中的_____;
(3)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微观实质为_____。
补充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化合物两种分子反应只生成一种分子 【解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B中应补充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见下图:(2)由微粒的构成可知,C中物质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该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微观实质为两种分子反应只生成一种分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区分各物质的两种方案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区分的 物质 | 矿泉水和蒸馏水 | 18K黄金和黄金 | 氯化铵和碳铵 | 棉布和涤纶布 |
方案 | 品尝 | 观察颜色 | 闻气味 | 点燃 |
方案二 | 肥皂水 | 加入硝酸银溶液 | 加稀盐酸 | 观察颜色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实验室区分药品不能使用品尝的方法,错误;B、18K黄金和黄金都是金黄色的,观察颜色无法鉴别,错误;C、氯化铵没有气味,而碳铵有刺激性气味,闻气味可以鉴别;加盐酸氯化铵没有现象,而碳铵会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D、棉布和涤纶布观察颜色无法鉴别,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哈尔滨大街小巷有许多的夜市小吃,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奶油玉米 B.
盖饭
C. 烤大虾 D.
酸梅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氢气具有和单质碳相似的化学性质,则另一条相似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________(填序号)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 B、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C.获得氢气成本低
2H2+O2 2H2O还原性B 【解析】 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22H2O;氢气和碳均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由于氢气燃烧生成的是水,无污染,故是最清洁的燃料,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 同步测试 题型:计算题
某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片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将药片研碎,取4.0g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收集到的气体经干燥后质量为0.88g.(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样品中其它成分受热不分解)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若如图中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氯酸钾的质量 B. 钾元素的质量 C. 二氧化锰的质量 D. 生成氧气的质量
D 【解析】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由于氧气逸出,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少,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图象应该是先下降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错误;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后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图象应是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错误;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