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液酸的碳酸钡沉淀,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解: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液酸的碳酸钡沉淀,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
Ⅰ、取一定质量的该废液样品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沉淀A和滤液B,所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
Ⅱ、向沉淀A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看到有气泡冒出,产生气体C,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D和沉淀E,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一定不含氯化钙;
Ⅲ、向滤液B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F和沉淀G,所以G是氯化银沉淀,
(1)根据题意可知C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的pH小于7;
(2)通过推导可知,原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是:Na2SO4、Na2CO3;
(3)滤液F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Na+;
(4)步骤Ⅲ中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NaNO3+AgCl↓;
(5)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废液样品中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NaCl,理由是:第I步中加入的氯化钡引入了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造成了干扰,为了确定它是否存在,可将实验进行改进,你的建议是将步骤①中的氯化钡溶液改为硝酸钡溶液,若步骤③中仍然有沉淀生成,则NaCl存在,否则不存在.
故答案为:(1)小于;
(2)Na2SO4、Na2CO3;
(3)H+、Na+;
(4)NaCl+AgNO3=NaNO3+AgCl↓;
(5)NaCl,第I步中加入的氯化钡引入了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造成了干扰,将步骤①中的氯化钡溶液改为硝酸钡溶液,若步骤③中仍然有沉淀生成,则NaCl存在,否则不存在.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分析各种物质的存在性,最后确定混合物的成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只有硫酸钡和氯化银,这一特殊性是解决本推断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硫酸 | |
B. | 甲、乙两位同学生成的氢气质量一定不相等 | |
C. | 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 |
D. | 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9.8%小于19.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推行垃圾袋装化,逐步实现收运不落地 | |
B. | 实行集中供暖可以节约化石能源,而且也能减少雾霾的产生 | |
C. | 倡导“低碳生活”,鼓励人们多乘公交车出行 | |
D. | 注意卫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Fe | Cu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B | CO2 | CO | 点燃 |
C | CaO | CaCO3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CuSO4溶液 | H2SO4 | 加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探究盐酸是否过量 | 检验氨态氮肥 | 检验CO32-的存在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古代的名家字画留传至今,是因为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
B. | 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1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 |
C. | 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0H-结合生成了H20 | |
D. | 电解水得到H2和02,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仪器标号 | 仪器中所加物质 | 作用 |
A | 石灰石,稀盐酸 | 石灰石与盐酸作用产生CO2 |
B |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CO2不反应) |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
C | 浓硫酸 | 干燥CO2气体 |
D | 干燥的木炭粉 | 与CO2反应生成CO |
E | Na0H溶液 | 吸收未反应的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