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 镁带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木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同乐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醛是装修材料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

C. 甲醛由一个碳原子、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 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 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D. 空气中的氧气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铟具有光渗透性和强导电性,广泛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元素周期表中“铟”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铟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 是非金属元素

B. 元素符号为Ir

C. 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2

D. 原子序数为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33-1),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新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b.小海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新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该反应放出热量,使温度达到脱脂棉燃烧的温度。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33-2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此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氮氧化物(NOx)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NO通常为无色气体。熔点为–163.6℃,沸点为–151.5℃。它的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NO2。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NO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在使血管扩张、增强免疫力、记忆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NO2通常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HNO3)和NO,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HNO3。NO2能使多种织物褪色,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城市大气中的NOx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经测算,天然气、煤和石油燃烧产生NOx的量分别为:6.35 kg/t、8~9 kg/t、9.1~12.3kg/t。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中NOx的浓度相当高。在非采暖期,北京市一半以上的NOx来自机动车排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NO的“利与弊”:

“利”是___________,“弊”是___________(各答1条即可,下同)。

(2)NO2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煤和石油相比,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结合数据解释原因_________。

(4)减少NOx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常用作燃料(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五四学制)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室温下,称取氯化钠和碳酸钠各30 g放入同一烧杯中,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请参照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

35.5

36

36.5

37

溶解度/g 碳酸钠

6

10

18

36.5

50

A.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 20℃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C. 30℃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

D. 30℃时,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