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B.氮气C.D.二氧化碳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用相应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镁离子2Mg2+      
(2)两个氢分子2H2
(3)三个氢氧根离子3OH-    
(4)m个水分子mH2O
(5)两个硝酸根2NO3-    
(6)三个氦原子3He  
(7)一个氯分子Cl2
(8)+4价的硅的氧化物$\stackrel{+4}{Si}{O}_{2}$ 
(9)氢氧化钙Ca(OH)2  
(10)锰酸钾K2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原子2N②铁离子Fe3+ ③硝酸根离子NO3-  ④2个二氧化氮分子2NO2 ⑤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叙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
A.酸雨的pH<5.6,酸雨是CO2等气体溶于雨水形成的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C.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液体的质量减少
D.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伟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伟查阅资料,查到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MgOMgCl2Mg3N2Mg(NO32MgCO3Mg(OH)2
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白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空气的成分中不含氯元素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伟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镁与空气中的氮气(或N2)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伟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已的猜想.
【实验结论】根据小伟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即可)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学生在做镁带燃烧的实验时,先用火柴去点燃镁带,镁条并没有燃烧,后改用酒精灯去点燃镁带,镁带燃烧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原因.①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存在的同时,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②火柴温度低达不到镁带燃烧时的着火点,所以镁带不能燃烧.③酒精燃烧的温度能够达到镁带的着火点,并且周围有氧气,所以镁带能够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选用H2SO4与下表中的四种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实验探究.
 组合序号 ① ② ③ ④
 组合物质 稀H2SO4
NaOH溶液
 稀H2SO4
NaCl溶液
 稀H2SO4
Na2CO3溶液
 稀H2SO4
BaCl2溶液
(1)以上实验中,不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②;(填写序号)
(2)实验结束后,将上述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过滤,取少量无色滤液进行如下探究:

综合上述反应,以及相关实验现象推断,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包括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
(3)下列有关利用实验(2)中无色滤液的设想中,合理的是C.
A.鉴别MgCl2溶液和MgSO4溶液:取样,分别滴加少量无色滤液,观察现象
B.制取NaCl溶液,向无色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处理实验室中含有H2SO4的废水:向含有H2SO4的废水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滤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想】
 猜想1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CO2 CO和CO2都有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中无明显现象;②E装置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frac{\underline{\;\;△\;\;}}{\;}$CO↑+CO2+H2O.
【问题讨论】
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
E装置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化学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产生兴趣,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摩擦剂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该牙膏摩擦剂由氢氧化铝、碳酸钙粉末组成.
②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氢氧化钠不溶解,遇到稀硫酸时无气体生成.
③氢氧化铝[Al(OH)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
④偏铝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⑤Ba(OH)2+CO2═BaCO3↓+H2O
【猜想与实验】实验I:验证中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
同学们先在少量牙膏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此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样品中部分固体溶解,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解.,根据该现象可以判断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
实验II:验证摩擦剂中含有碳酸钙,并测定其含量.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准确称取牙膏样品的质量8.00g,并在各仪器中加入相应试剂;
③打开弹簧夹甲,缓缓通入空气,然后接上C和D;
④打开B的分液漏斗滴加稀硫酸反应,同时再次持续缓缓通入空气;
⑤待B中不再产生气体后停止滴加稀硫酸;
⑥将C中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3固体.
(2)数据处理:
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则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
【实验反思】
(1)A中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
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
(3)有同学认为不必测定装置C中生成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质量差,一样可以准确测定碳酸钙质量分数.请说明是否可以及理由可以,因为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