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 蔗糖 B. 氢氧化钠 C. 硝酸铵 D. 氯化钠

C 【解析】 A、蔗糖溶于水后温度几乎不变,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温度升高,选项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热量,可以使罐内饮料温度明显降低,选项正确;D、氯化钠溶于水时无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

(3)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

乙>甲>丙升高温度(或加入丙物质、恒温蒸发溶剂等)甲丙 【解析】 (1)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所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2)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公元二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加强热的条件下

A. 很稳定 B. 很活泼 C. 易和氧气反应 D. 易变成别的物质

A 【解析】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指的是黄金在加强热的条件下,仍保持原有的性质,故黄金很稳定,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永安市2019届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

A. 二氧化碳(CO2) B. 二氧化硫(SO2)

C. 二氧化氮(NO2) D. 总悬浮颗粒物(TSP)

A 【解析】 目前计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TSP)及臭氧等,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但没有列入空气质量检测范围,不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 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C. 如果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D. 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稀了

B 【解析】 A、由图像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选项正确;B、t2℃时,A的溶解度为a,故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选项错误;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故如果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选项正确;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B的溶解度减小,故会有B物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故溶液质量分数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2019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提升卷 题型:计算题

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他们取了 24.5g 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20%,加热到完全分解。通过计算,得出他们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7.68g 【解析】在加热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氯酸钾与氧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制得的氧气的质量。 【解析】 设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x 2KClO3 2KCl+3O2↑ 245 96 24.5g×(1-20%) x x=7.68g 答: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7.68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2019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提升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

A. B.

C. D.

B 【解析】 A、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试管中,固液分离;打开止水夹后,固液接触,反应进行;能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故选项错误;B、固体放在小试管中,加入酸后,酸和固体不能分离,无法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选项正确;C、通过可抽动的铜丝可控制固体与液体接触,能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故选项错误;D、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但长颈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1.2实验是化学的基础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量取10毫升某液体时,如果俯视量筒的刻度(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________(填“>”、“<”、“=”)10毫升.

< 【解析】 俯视读数,使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金属燃烧实验证明燃烧是金属与空气中的“上等纯空气”作用的结果,并测出“上等纯空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现有足量盼金属汞与10升的空气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待反应完全后,试计算反应掉的“上等纯空气”有多少克?(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2.9克 【解析】根据“上等纯空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计算解答。解:10L××1.429g/L=2.9g。答:反应掉的“上等纯空气”2.9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