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文)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监控氧气流速

C.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稀释浓硫酸

C 【解析】试题分析:A、用灯帽盖灭,符合操作要求,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通过观察气泡来确定氧气流速,操作正确;C、天平为左物右码,且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需用玻璃器皿盛装后称量,操作错误;D、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操作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三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A. t℃在60℃到80℃之间,且甲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

B. t℃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C. 把60℃时的105g KNO3饱和液降温至20℃,能析出晶体78.4g

D. 两种饱和液从80℃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含结晶水)无法比较

C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60℃-80℃之间,硝酸钾的溶解度从110g变到了169g,碳酸钾的溶解度从126g变到了139g,所以t℃在60℃到80℃之间,由于甲物质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甲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正确; B、t℃时,两种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正确; 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所以105gKNO3饱和液降中含有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染色”馒头中添加铬酸铅(PbCrO4),铬酸铅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铅元素化合价为+2,则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6 B. +4 C. +2 D. +1

A 【解析】已知铅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PbCrO4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2)+x+4×(-2)=0,则x=+6。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2018届九年级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质量很小 C. 分子体积很小 D. 分子间有间隔

A 【解析】我们能闻到榴莲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特殊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根据所给图表(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A. 上述图象表示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B. 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

C. 40℃时,若将 50g NaOH 分别投入到 100g 水和 100g 酒精中,都能形成饱和溶液

D. 40℃时,将适量 CO2 通入饱和的 NaOH 酒精溶液中,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B 【解析】A、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上述图像表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不是碳酸钠,错误;B、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正确,正确;C、40℃时,NaOH在水中和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29g和40g,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在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在酒精中形成饱和溶液,错误; D、40℃时,将适量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 = 1~5的整数)是一种新型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剂。

(查阅资料)(1) MgCO3·nH2O微溶于水;

(2) MgCO3·nH2O在230℃时开始失去结晶水, 400℃以上时开始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I.合成碳酸镁晶须

步骤:①配制一定溶度的MgSO4溶液和NH4HCO3溶液;②量取一定量的NH4HCO3溶液于容器中,搅拌并逐滴加入MgSO4溶液,控制温度50℃,反应一段时间;③用氨水调节溶液pH至9.5,放置1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

(1)步骤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MgSO4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反应的温度控制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

(3)氨水、硫酸镁、碳酸氢铵三者反应,除生成MgCO3·nH2O沉淀外,同时生成的产物还有______________;

(4)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滴入_________,若无沉淀说明已洗涤干净。

(5)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温度不能过高,目的是______________。

II.测定产品MgCO3.nH2O中的n值

(方案一)将碳酸镁晶须放入A装置中加热(仪器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6)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B处的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7)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称取C、D的初始质量。再次连接好装置,边加热边通入N2,此时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8)若B装置中无残留物。装置C反应前后质量差为m1,装置D反应前后质量差m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确测定n值, n=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9)有同学提出上述连接好的装置仍不够完善。需要在D装置的后面连接下图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否则测得n值会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

(方案二)

称量100g碳酸镁晶须放入如下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过量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10)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2)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13)设3次实验测得每100 g碳酸镁晶须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平均值为ag,则n值为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4)称取100g上述晶须产品进行热重分析,热重曲线如图2,则该条件下合成的晶须中,n=_______(写出过程)。

量筒 水浴加热 (NH4)2SO4 BaCl2溶液 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 a→e→d→b→c 冷却气体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完全被C、D装置吸收、防止倒吸 22m2/9m1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影响实验结果 偏小 2NaOH+CO2=Na2CO3+H2O 缓冲作用 使广口瓶内水中溶解的CO2充分逸出,并被NaOH充分吸收 (4400-84a)/18a 1 【解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不符合的是

A. 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B. 图②表示向等质量的锌、铁粉末中分别滴加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C. 图③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D. 图④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D 【解析】A、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物质,碱性不断减弱至恰好反应时pH=7,再滴加盐酸酸性会不断增强,但不可能达到pH=1,正确;B、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因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一开始锌放出氢气的速率快,而最终产生的氢气是铁多而锌少,与图象不一致,错误;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家中,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

A. 道尔顿 B. 拉瓦锡

C. 侯德榜 D. 门捷列夫

D 【解析】A、道尔顿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先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论.B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实验,并测定了空气的组成.C. 侯德榜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 D.门捷列夫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模拟考试(三)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利用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绿色植物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要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

D. 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化学变化

B 【解析】A、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是淀粉转化为麦芽糖的缘故,属化学变化,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能量转化过程,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正确;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应该降温,错误;D、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盐析现象,不是蛋白质变性导致,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