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无味气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
D.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Cl﹣、CO32﹣、OH﹣ B. NH4+、Cu2+、SO42﹣、OH﹣
C. Na+、HCO3﹣、SO42﹣、H+ D. Ag+、Na+、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和桥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略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④为吸热反应
B.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A
C. 图中涉及的物质类别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D. 图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和桥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9
B. 氟、硫、氯都是非金属元素
C.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 氟和氯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
①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②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填最简比)。
③11.1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 可燃冰将可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___(填“>”“=”或“<”)5.6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生石灰 C. 氯化钠 D. 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片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明拿起家中的水壶准备煮水时,发现壶内有些褐色的固体。为了探究其成分,与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获知这些褐色的固体是水垢,它可能是因为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等可溶性物质在加热时生成了CaCO3和Mg(OH)2。
(1)含有较多Ca(HCO3)2的水称_____(填“硬水”或“软水”),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小明认为本市属喀斯特地貌,以石灰岩为主,该水垢的成分只有CaCO3;但小白不同意,认为也可能只有Mg(OH)2,还可能______________。
(3)小明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现 象 | 结 论 |
①取少量水垢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 | 观察到现象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 水垢中有CaCO3 |
②向①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2-3滴NaOH溶液 | 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 | 水垢中没有Mg(OH)2, 我的猜想成立 |
(4)小白不认可小明的结论,认为他的实验操作有缺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