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新装修的房间会闻到异味,这体现了粒子______________的性质。人们常用活性炭来去除异味,这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性。
(2)行外出旅游乘坐的飞机使用的航空煤油是由___________炼制的产品。飞机的外壳主要是合金,这利用了镁铝合金的___________性质。
A.密度小,材质轻 B.导电性 C.抗腐蚀性能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在生活中,当水的硬度过大或者病菌过多时,通常采取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菌。
(2)当空气受到硫氧化物污染时,容易形成酸雨。若要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_____。
(3)饭后洗碗时,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_作用。
(4)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符号:
(1)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锌原子_____,氧化铜_____,硝酸亚铁_____。
(2)写出2SO42﹣的意义是:_____;其中2﹣的意义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净化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____。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5)长期饮用蒸馏水___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
(6)河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
(7)过滤操作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混合物直接倒人漏斗中
B.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如有水,加热前应擦干
C.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手扇等方法熄灭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小砝码再依次加较大的砝码
E.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F.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将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操作都应该注意先后顺序,请在每小题的横线上填“先”或“后”。
(1)使用胶头滴管时,_______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_______把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
(2)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_________加质量小的砝码,__________加质量大的砝码。
(3)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___________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_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4)检查装置气密性时,___________ 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__________用双手捂住容器。
(5)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要_______稍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_____ 把要插入胶皮管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变色或生成沉淀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固态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物质一定属于物理变化
C.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 物理变化中没有能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D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