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集气瓶.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02和H2O2(填化学式),
Mn0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0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l: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0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04分解放出O2.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K2Mn04和MnO2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0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I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0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生成物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取等量的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钾,一支试管中不加氧化钾.用同样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一瓶氧气,所用时间作比较,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必须通过认真分析,用实验来加以证明.

分析 (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②根据反应装置和所提供药品,确定另一种药品;根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表现了解作用;③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水性考虑收集方法;④实验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写出化学反应式;
【提出猜想】有氧气生成就要有氧元素存在;
【实验验证】要验证猜想II,可以用验证氧气的方法来确定氧气的有无,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收集的气体中,观察现象;
【拓展延伸】使两者形成对比,取等量的K2MnO4,其中一个加入K2O,另一个不加K2O,各自收集一瓶氧气,看所用的时间长短来确定,是否是K2O的影响;
【实验反思】总结实验的分析和解决过程,然后了解到需认真分析,并根据科学的方法去验证.

解答 解:(1)图中B是集气瓶.
故答案为:集气瓶;
②如图装置适合固液不加热反应,我们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固体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都不发生变化,所以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H2O2、催化;
③因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易溶于水,所以除用排水法收集外,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向上排空气法;
④这种做法可以使装置内外形成压力差,看装置是否漏气.
故答案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提出猜想】K2Mn04和MnO2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我们可以猜想有氧气生成.
故答案为:K2Mn04和MnO2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实验验证】①根据质量守恒定义和冷却后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可知,猜想I是错误的,故答案为:I;
②我们可以用验证氧气有无的方法去判断是否有氧气的生成,如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收集的气体中,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
故答案为: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拓展延伸】我们可以用如下实验验证:取等量的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钾,一支试管中不加氧化钾.用同样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一瓶氧气,所用时间作比较,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故答案为:取等量的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钾,一支试管中不加氧化钾.用同样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一瓶氧气,所用时间作比较,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实验反思】要想发现问题,必须细心认真;要想解决问题,必须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并用实验去验证,故答案为:必须通过认真分析,用实验来加以证明.
答案:
(1)①集气瓶;②H2O2、催化;③向上排空气法;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猜想Ⅱ:K2Mn04和MnO2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实验验证】①I;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拓展延伸】取等量的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钾,一支试管中不加氧化钾.用同样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一瓶氧气,所用时间作比较,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实验反思】必须通过认真分析,用实验来加以证明.

点评 本题考查制取氧气的实验以及相关问题,还有验证猜想的实验设计,要同学们具有综合的化学知识才可做好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洗伤口时,大夫给小明开了一包暗紫色的粉末A,为了探究其成分,他来到化学实验室并向老师借了药品G和F,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并得到了预想的实验现象如下:

(1)无色气体B是O2;他向老师借的药品G是H2O2;(填化学符号)
(2)写出生成黑色固体E的反应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3)写出加热A粉末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写出生成黑色固体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用恰当的化学符号表示:
氧元素O;2个氢原子2H;2个氢分子2H2; n个硫离子nS2-;四氧化三铁Fe3O4;标出水中氢元素化合价$\stackrel{+1}{H}$2O; 氢氧根离子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学过元素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氧化汞是由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3)1个氧化汞分子是由1个汞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4)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5)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经测定,某温度下,某含有S、O两种元素的混合气体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该混合物中(  )(现有条件下理解为三氧化硫为气体进行解析,否则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就没有任何思考价值)
A.一定有SO2B.一定有SO3C.一定有O2D.一定有SO2 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小明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发现火焰中不同区域的明亮程度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1)可燃物的种类及组成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
(2)蜡烛主要由石蜡制成,石蜡是石油炼制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不唯一,其化学式通式为CnH2n+2,通式中碳原子数n=18~30.
(2)碳氢化合物在常温时的状态如表所示.
物质名称化学式常温时的状态
丁烷C4H10
戊烷C5H12液(油状)
癸烷C10H22液(油状)
十八烷C18H38
二十四烷C24H50
(4)多数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会分裂为碳原子数较少的碳氢化合物或碳(黑色固体)和氢气.
【实验探究】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探究哪一层火焰的温度最高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
探究焰心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点燃一根较粗的蜡烛,取一根一端为尖嘴的玻璃导管,一端伸入火焰的焰心处,然后在尖嘴一端导管口用火柴点燃导管口处出现火焰
  III继续探究焰心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点燃一根蜡烛,用一把带有手柄的小刀,将刀尖伸入火焰中最暗的部分,即焰心处,一段时间后取出,冷却,观察刀尖处的现象冷却至室温后,刀尖处有油状液体和固体物质
IV用镊子夹住一片白瓷片,将瓷片伸入火焰中最明亮的部分,即内焰处,观察现象白瓷片表面迅速变黑
【分析和讨论】
(1)实验I中的实验现象为火柴梗与外焰接触部分烧焦,与内焰接触部分烤黄,与焰心接触部分无明显变化.
(2)通过实验Ⅱ,你能分析出焰心处的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
(3)实验Ⅲ中,冷却后小刀表面的油状液体可能是戊烷(填物质名称),生成油状液体的原因是石蜡受热分裂(或分解)为碳原子数较少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4)实验 IV的目的是探究内焰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
(5)分析实验IV中的现象,可推断出蜡烛火焰内焰处的物质中含有碳(填物质名称),由此分析内焰处最明亮的原因是在内焰燃烧的物质中,含有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开水沸腾B.西瓜榨汁C.瓷碗破碎D.苹果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小吴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大小.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取两种纯金属各m克,分别加入足量的相同稀硫酸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实验数据】
反应时间(秒)20406080100120140
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毫升)甲金属256095130160170170
乙金属3075120150150150150
【实验分析】
(1)由实验结果可知: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乙.
(2)为了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小吴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点应该是A.
A.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      B.冒出气泡连续且均匀时
(3)根据已有实验数据,要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还需知道AB.
A.这种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B.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实验反思】
(1)实验中,小吴认为两种金属除质量必须相同外,金属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形状(或表面积)要相同.
(2)实验中,小吴认为实验结束时收集的氢气体积一定比理论值要大,原因是滴下的稀硫酸也占有一定的体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名称.
(1)收集气体集气瓶;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