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容易得到电子B.属于非金属原子
C.核电荷数为11D.最外层电子数为11

分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 解: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圆圈内的数字是11,表示核电荷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合理饮食可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一碟青菜搭一个馒头、一个汉堡配一份薯条、一袋方便面加一根火腿肠…这些“经典”搭配,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年青人简单生活的表现,这样的饮食搭配健康吗?
请以一餐“一碟青菜搭一个馒头”的食谱为例,参阅如图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下面问题:
(1)“一碟青菜搭一个馒头”饮食搭配主要补充的营养成分是维生素、糖类.
(2)从均衡膳食角度考虑,应对该搭配做哪些调整?增加蛋白质,也要吃些水果、肉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KCl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
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
溶解度/g27.631.034.037.040.042.645.548.351.154.056.7
(1)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45.5g.
(2)90℃时,100g饱和KCl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100g.
(3)40℃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8.6%;该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H2SO4
(2)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3)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参考如图信息,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因此钢铁的使用要注意防锈
D.用赤铁矿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元素,其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B.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C.铝离子(Al3+)核外有三个电子层D.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A,B发生反应2A+2B═2C+D,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下表数据: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4.64.000
反应后质量(g)00.48.0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B.a=0.6
C.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D.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