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电源A端为正极,B端为负极.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C、D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1:2.
(3)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分析 (1)根据正氧负氢来分析;
(2)根据气体较多的为氢气,气体较少的为氧气.且二者的体积比约为2:1来分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 解:(1)C试管中气体较少是氧气,与电源正极相连;B端为负极;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C试管中气体较少是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C、D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1:2;
(3)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
答案:
(1)正;负;增强水的导电性.
(2)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氢气;1:2.
(3)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氢元素;氧元素.

点评 水通电分解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边放出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放出氢气,两种气体体积比为1:2,这些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frac{\underline{\;\;△\;\;}}{\;}$N2↑+Cl2↑+4H2O↑+2O2↑,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现有一包粉末,已知他们可能是由Na2SO4   CuCl2   Na2CO3    KN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

A的化学式为BaCO3,D的化学式为CO2
由上述推断,原粉末中一定不含CuCl2、Na2SO4
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可能含有的溶质是KNO3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生成无色气体D的化学方程式BaCO3+2HNO3═Ba(NO3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如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锥形瓶.
(2)用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发生装置选A.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若用F装置来收集NH3,气体应从N导管口进入.(选填“M”或“N”)
(4)小明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BE.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5)如图2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cabde,其中操作有误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已知一种粒子的原子序数,不可确定该原子的(  )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核电荷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通过实验探究比较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发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要多(填多或少,下同),二氧化碳的含量要少,水蒸气的含量要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a、c两种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得到80g溶液
D.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会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2)酒精溶液中的溶质为C2H5OH;
(3)蓝色盐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Cu2+;    (4)溶于水吸热的白色固体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实验探究】
(1)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写出B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后,甲同学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     (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2)丙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用细铜丝吊着一根长玻璃棒,在其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棒左降右升
【实验结论】
(3)甲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①②⑤(填数字序号)不变.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反思与评价】
(4)B实验反应后,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右边(填“左边”、“右边”或“中间”),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
【表达与交流】
(5)写出C实验中a端铜丝表面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