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变大(“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2)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所选用的收集装置为E(填字母),理由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可以选择B(填字母)作为反应装置,如果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该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速率.

分析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二氧化锰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2)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分液漏斗可逐滴滴加液体,进而可控制反应速率.

解答 解:(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反应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二氧化锰质量反应前后不变,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所以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 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2)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分液漏斗可逐滴滴加液体,进而可控制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1)A;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变大;
(2)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3)B;可控制反应速率.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以及气体的性质进行解答,并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长颈漏斗,c锥形瓶,d集气瓶.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A (填序号),此装置改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装置中还缺少棉花,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处,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写出该反应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4)用C收集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5)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固定在铁夹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A、②③①④⑥⑤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③④①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二氧化锰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将15.8克高锰酸钾放人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请回答:
(1)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小于原高锰酸钾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推断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剩余固体物质的总质量是多少克?(写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表示构成混合物的分子是图①(填编号、下同),图②中的分子构成的是化合物.
(2)图③中的分子的化学符号是H2
(3)图①中的分子能否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B、C、D,分别是碳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镁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进行实验】甲同学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甲同学认为A一定不是碳酸钾溶液和硫酸镁溶液,甲同学继续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甲同学得出结论:A是氢氧化钠溶液.
【表达与交流】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也可能是由于氢氧化钡溶液过量引起的,所以无法判定溶液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由紫色变为红色,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A.同学们继续实验:取B、C、D三种溶液置于试管中,分别依次滴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观察现象.
【收集证据】观察到C中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后,沉淀溶解,产生气泡;D中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B中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SO4+BaCl2=BaSO4↓+MgCl2
同学们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氧化氮(NO)是一种空气污染物,但少量的NO对人体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它极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现要收集一瓶NO气体,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测定这两种气体的密度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瓶气体中D.比较两种气体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