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向滤渣中滴加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成分为银、铜和锌;
(2)若向滤液中滴加盐酸,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滤液的成分是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和硝酸锌.

分析 镁比锌活泼,锌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
硝酸银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

解答 解:(1)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反应,若向滤渣中滴加盐酸,产生气泡,说明锌过量,则滤渣的成分为银、铜和锌.
故填:银、铜和锌.
(2)若向滤液中滴加盐酸,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硝酸银没有完全反应,则滤液的成分是没有反应的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锌.
故填: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和硝酸锌.

点评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B.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C.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D.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有下列物质①氢气  ②净化后的空气  ③二氧化碳   ④铜  ⑤食盐水 ⑥氯化钾  ⑦液氧  ⑧冰水共存物(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有②⑤,(2)属于氧化物的有③⑧,
(3)属于单质的有①④⑦,(4)属于化合物的有③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12.5克石灰石样品(含杂质)完全溶解于100克稀盐酸中.测得反应过程中在不同时间的剩余物总质量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分T0T1T2T3T4T5
剩余质量/克112.5111.4110.3109.2108.1108.1
问:(1)反应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4.4克.
(2)该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简述淡水危机的成因;
(2)水可以造福人类,但已经污染,为防治水体污染,生活中你该怎样做?说出三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2016年6月底即将竣工的“中国最美跑道”--杭州滨江区闻涛路樱花大道,采用国内最环保的聚脲自结纹材料铺设而成.聚脲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色彩艳丽,任意可调,其最基本的特性就是防腐、防水、耐磨、抗氧化,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施工和使用中,均无毒、无污染,被誉为“绿色材料、绿色技术”.下列说法最不合理的是(  )
A.聚脲材料中可加入各种颜料,制成不同颜色的制品
B.聚脲是一种有机物
C.聚脲材料容易老化,使用时间不长
D.在杭州夏季高温天气下也不易使聚脲材料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有氧气,向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D.将纯碱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发黄光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D.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后,产生黄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教师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学生分组实验.
【反应原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
【实验操作】甲组同学直接将稀盐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甲组一位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是否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
【猜想】针对疑问,各组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HCl
猜想三:有NaCl和NaOH         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
乙组讨论后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三不成立.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丁组利用甲组烧杯中的溶液,丙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AgNO3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一 二 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红色pH<7 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HCl 溶液中含有HCl溶液中含有HCl
【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已知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反思】老师对同学们的探究和结论给与了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上错误.同学们经过思考很快发现了这两处问题: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氯化钠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
(2)甲组同学如果在滴加盐酸之前,在NaOH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恰好反应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