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
(4))如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可以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分析 (1)据常用仪器回答;
(2)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3)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据气体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4)A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解答 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铁架台和集气瓶;
(2)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同时生成硫酸锌,反应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4)如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注意没有棉花只能选择氯酸钾,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ClO3 $\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故答案为:(1)①铁架台;  ②集气瓶;  
(2)Zn+H2SO4=ZnSO4+H2↑;B;
(3)CaCO3+2HCl═CaCl2+CO2↑+H2O;D;
(4)2KClO3 $\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红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污水很远就能闻到臭味,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
(2)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明矾,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3)高铁酸钠(Na2FeO4)是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4)净化水过程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5)既要杀灭细菌,又要得到纯净的水,可以通过蒸馏 操作来实现.
(6)电解水时,在水中加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7)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试管B中收集的气体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
pH3.5~4.52.9~3.36.3~6.67.6~8.0
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
A.鸡蛋清B.苹果汁C.牛奶D.葡萄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黄铜为Cu-Zn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1)黄铜是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写出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Cu2+、Zn2+(写离子符号).
(3)X应是Zn,固体D中含有Zn和Cu.
(4)溶液A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该同学随身携带的下列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  )
A.苹果汁(pH约为3)B.矿泉水(pH约为7)C.肥皂水(pH约为10)D.牛奶(pH约为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盐酸中的某一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属于酸类.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HCl,B的化学式为Ca(OH)2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HCl→CO2或HCl→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下列事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
(2)石蜡熔化.
(3)纸张燃烧.
(4)酒精挥发.
(5)水变成水蒸气.
(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
(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9)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10)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现有赤铁矿12克,经化验测定其中含Fe 5.88克,则此赤铁矿中含Fe2O3的质量分数为70%.(杂质中不含铁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