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我国纪念2019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愿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图表示京东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原因是_____

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_____方法净水。

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中存在细菌污染,当家庭饮水之前应该通过方法_____来处理。

4)节水从现在做起。你在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是_____

【答案】地下水经过了沙石、土壤等的过滤(或地表水易被污染) 加明矾(或池底铺沙砾) 加热煮沸(或加漂白粉) 洗衣水用来拖地(或水龙头坏了及时修理、淘米水用来浇花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原因是地下水经过了沙石、土壤等的过滤(或地表水易被污染)。

2)在除去悬浮物时,常用明矾或硫酸铝等凝聚剂,使这些杂质聚集起来,形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加明矾(或池底铺沙砾)方法净水。

3)煮沸可以杀菌,消毒剂也可以杀菌消毒,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中存在细菌污染,当家庭饮水之前应该通过方法加热煮沸(或加漂白粉)来处理。

4)节水从现在做起。你在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是洗衣水用来拖地(或水龙头坏了及时修理、淘米水用来浇花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 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 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 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等质量的ZnA1粉末分别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的是Al

B.放出H2质量:Zn>Al

C.产生H2速率:Zn>Al

D.产物中金属离子的化合价都是+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用块状大理石(其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和10%的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他们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后,同学们发现发生装置中仍有固体剩余,可是却不再有气泡产生,对此小组同学产生了疑问,并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猜想二: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即剩余固体只是杂质);

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先用洁净的烧杯A取反应后的清液,并用烧杯BC配制CO2水溶液和CaCl2溶液。(如图所示)

实验1:用三支试管各取试剂X少许,分别向其中滴加ABC三种溶液,溶液AB均使X变为_______色,溶液C未使X变色。其中,试剂X_______;溶液C不呈酸性。该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2:用pH试纸分别测溶液AB的酸碱性,具体操作是: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____________对比。测得结果是:溶液ApH=2,溶液BpH=6

通过实验1和实验2可得出结论猜想一不成立,即反应后盐酸还有剩余

实验3:小明将反应容器充分振荡,使剩余固体与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三不成立

实验4:向实验3后的容器中继续加少量_________,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二不成立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探究活动可知: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小组同学讨论,又是出新的观点可能是盐酸浓度太小,反应太慢,无法观察气泡产生。并设计实验5:当实验4中观察不到气泡时,测得容器中溶液的pHa;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其pHb。若a_______b(选填“>”“<”“=”),则该猜想成立。(由于稀盐酸浓度较小,其挥发性对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草木灰于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溶液,当滴入50g稀盐酸时,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烧杯中的残余混合物质量为147.8g。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假设草木灰的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请计算:

1)生成物中水的化学式量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反应过程放出的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曲线,则图中纵坐标上a点数值为:a=_________g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英才学校智慧小组的同学们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猜想: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他们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

1)一组同学取少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I错误。

2)二组同学取少量的K2MnO4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正确的结论。他们的实验方法是____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I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ABC三种溶液中,B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B.ABC三种溶液中,只有B溶液是饱和溶液

C.分别将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tlB析出晶体最多

D.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t2时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0g水,甲析出晶体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DE常温下呈气态,且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物质DE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以下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D→A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氯化钙,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如何操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