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0;
(2)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加入丙(或蒸发溶剂、升温);
(3)配置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需将温度控制在t2℃;
(4)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至t3℃,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填“>”、“<”或“=”).

分析 (1)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2)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
(3)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分数的计算式$\frac{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饱和溶液中溶解度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4)据二者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解答.

解答 解:(1)t1℃时甲的溶解度是10g,即100g水中溶解10g的甲恰好饱和,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0g:100g=1:10;
(2)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
(3)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分数的计算式$\frac{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饱和溶液中溶解度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所以要配置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二者温度须相等,则温度控制在 t2℃,此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4)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至t3℃,乙的溶解度变大,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丙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由(2)可知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t3℃时丙的溶解度大于t2℃乙的溶解度,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
故答案为:(1)1:10; (2)加入丙(或蒸发溶剂、升温);   (3)t2;   (4)<.

点评 明确溶解度概念、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则溶质质量分数大,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等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解答相关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不能够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CO2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收集装置是D.(填装置序号,下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CO2溶于水,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3)气体检验.用装置B制取CO2,将生成的C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不正确,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气体比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可以表示二氧化硫的是 (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A.水果腐烂 B.废纸粉碎 C.冰雪融化 D.铁锅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为了探究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Ⅰ、氯化钡溶液可以和碳酸钠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
Ⅱ、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1)小明去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由此得出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2)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科学,她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于是,她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她也认同小明的实验结论;
(3)小亮对他们的结论产生质疑,他在小红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结构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说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继续探究】
为进一步探究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小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操作步骤预期实验现象预期结论
另取适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或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或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化学课外活动中,小红将稀盐酸加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小强将稀盐酸加入盛有K2CO3溶液的试管中,有气体生成.反应结束后,两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1)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CaCO3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aCl2和HCl.
(3)小强从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实验探究.他认为滤液中除含有KCl外,还可能含有K2CO3,请你邦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含有K2CO3
(4)写出以上涉及的化学方程式(选择其中两个)
K2CO3+2HCl═2KCl+H2O+CO2↑、CaCl2+K2CO3═CaCO3↓+2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三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B(填序号);
(3)D是x=8;
(4)C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甲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或B的名称:B锥形瓶.
(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② (填序号).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小颖认为在不改变I、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稍作处理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在装置Ⅱ中装满水后再进行制取;反应原理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I、Ⅲ装置可验证CO2的有关性质.
①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小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紫色石蕊试液.
②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如要证明所制备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在小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③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替换装置Ⅲ,向烧杯挡板右侧通入CO2,实验现象是蜡烛至下而上依次熄灭,结论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