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实验室要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③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②④⑥⑦(填序号),选择的药品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除上述仪器外,另选仪器在如图2方框内画出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分析 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 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②④⑥⑦,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②④⑥⑦;催化作用;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的污染
B.废旧电池应集中处理
C.人体缺钙会引起贫血
D.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能为人体补充所需的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今年实验考查的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结合提供的仪器,跟着小明一起研究.

(1)写出仪器的名称:E长颈漏斗.
(2)实验时,先要连接好仪器,把玻璃管插入带孔的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口倾斜,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3)从图1的仪器中选择一套制CO2的发生装置,你选择EFH(填字母序号).
(4)小明用图2所示发生装置制取并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了一试管二氧化碳,塞好橡皮塞.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看到当大气泡从试管口向外冒出时说明已满.往两支集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内倒入澄清石灰水,两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稍振荡(图3),发现排水法收集的试管内更浑浊,原因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更纯净.

(5)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小明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①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②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
【实验思考Ⅰ】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①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用pH试纸测定pH=7.
②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③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盐酸.
【实验思考Ⅱ】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试管中剩余固体中有碳酸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由于加入了稀盐酸.
【拓展延伸】①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原因是剩余物质继续发生反应.
②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马上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选填“>”、“<”、“=”)8.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工业上是用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反应能否进行并验证其生成物,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查阅到的信息:
(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易燃,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2)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反应原理: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试回答:
(1)写出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
(2)装置B所起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3)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玻璃管内壁出现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铁架台,b分液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气体,可选用装置A和C(或E)(选填序号)组合,装入药品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1)为确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刚好完全中和,小华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
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②小亮认为小华得出的结论不完整,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稀盐酸过量.
③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选择甲、乙中的一个作答):
实验实 验 方 法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
恰好中和
第二种可能性
(2)玲玲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烧杯中有少量的气泡产生,她经过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
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由于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钠.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玲玲提出用酚酞试液检验,你认为该方法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下列试剂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B(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氯化钠溶液
(3)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请你举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形状和质量相同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
B.加热高锰酸钾
C.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稀硫酸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
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
区分硬水和软水
D.
比较氯化钠溶解的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测溶液的pH
B.
浓硫酸稀释
C.
CO2的验满
D.
配制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