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写出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2)写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NaCl、Na2CO3
【交流讨论】
你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Na2CO3先和HCl反应,当HCl过量时,Na2CO3被完全反应,不可能再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猜想成立

分析 (1)根据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分析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
(2)根据氢氧化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反应的现象分析可能混合的试管.
【提出猜想】根据反应的量分析滤液的溶质成分;
【交流讨论】根据根据碳酸钠、氯化钙和盐酸的性质分析反应分析错误的猜想;
【设计实验】根据碳酸钠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设计实验.

解答 解:(1)由于铁与稀盐酸的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2)在B试管中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HCl═CaCl2+2H2O.
(3)由实验的现象可知,混合后的溶液先产生气泡,说明在C中有剩余的碳酸钠,另一支试管中有剩余的盐酸,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应为碳酸钙,说明溶液含有氯化钙,由此可知,应是B、C试管的混合.
【提出猜想】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碳酸钠与盐酸、氯化钙恰好反应时,滤液中只含有氯化钠;当氯化钙有剩余时,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钙,当碳酸钠剩余时,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所以我的猜想是:NaCl、Na2CO3
【交流讨论】由于Na2CO3先和HCl反应,当HCl过量时,Na2CO3被完全反应,不可能再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丙同学猜想不成立.
【设计实验】由于碳酸钠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成立
故答案为:(1)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2)Ca(OH)2+2HCl═CaCl2+2H2O;
(3)B、C;
【提出猜想】NaCl、Na2CO3
【交流讨论】①丙,Na2CO3先和HCl反应,当HCl过量时,Na2CO3被完全反应,不可能再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成立

点评 本题通过实验探究了稀盐酸的性质,难度不大,掌握盐酸与金属、碱、盐反应的性质、现象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混合物
B.乙是化合物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D.该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室里有一瓶氮肥,为检验其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氮气
【进行实验】取少量该氮肥,加入少量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研磨后由氮味,证明该氮肥为铵态氮肥.由此可知,铵态氮肥保存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避免与碱性物质接触.
同学们向老师咨询后知道,给铵态氮肥可能是NH4Cl、(NH42SO4、NH4NO3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
【设计方案】取少量该铵态氮肥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将其溶解,得到待测溶液.
(1)取少量待测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无明显现象,证明该氮肥不是(NH42SO4
(2)另取少量待测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Cl+AgNO3=AgCl↓+NH4NO3;若无明显现象,证明改氮肥不是NH4Cl;
【实验验证】操作以上实验,最终确定该氮肥是NH4NO3
【反思交流】继续查阅资料可知:NH4NO3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同学们欲验证此结论,进行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是取少量的硝酸铵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锌粒
C.稀释浓硫酸D.
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t2℃时,甲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都是50g.
(2)t2℃时,向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75g,将其升高到t3℃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3:8.
(3)t4℃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
(4)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③中的铁钉明显生锈
B.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
D.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火或水蒸气)直接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选用的最佳收集装置是E(填字母标号),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①将导气管的一端插入水中;②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若观察到水进入导管甚至进入锥形瓶中则说明装置B不漏气.
(3)在常温下,用块状固体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闽北历史悠久,形成众多浓郁地方特色的产品,如:①建阳建盏(陶瓷)②松溪湛泸剑③浦城“官路”薏米④光泽“圣农”生态鸡.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在下列横线上(填序号):
(1)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② (2)使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是①
(3)富含蛋白质的是④ (4)富含淀粉的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次旅游,某同学对这一观念有了更深的体会.
(1)旅游前,他准备了鸡蛋、面包、苹果和纯净水,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苹果.
(2)途径小溪,他取了少量浑浊的水,加入明矾,结果水变的澄清.再向其中加入少量肥皂水,震荡,发现所产生的泡沫较少,说明该溪水的硬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