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在烧杯甲和乙中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用大烧杯罩着,
烧杯甲烧杯乙乙中观察到的现象
A浓氨水无色酚酞试液液体逐渐变红
B浓盐酸无色酚酞试液液体逐渐变红
C硫酸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液体逐渐变红
D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液体逐渐变蓝
乙中观察到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分析:根据分子运动的特征和物质间的反应回答,浓盐酸、浓氨水有挥发性,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
解答:解:A、浓氨水有挥发性,且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液体逐渐变红,故A正确;
B、浓盐酸有挥发性,但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所以乙中观察不到液体逐渐变红,故B错误;
C、硫酸溶液不具有挥发性,所以紫色石蕊试液不会变色,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所以紫色石蕊试液不会变色,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实验是在验证分子运动实验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应用,在考查分子运动的同时,还涉及到了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是一道新颖的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海淀区二模)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做了一个兴趣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玻璃管中加入石灰石和稀盐酸,在气球中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②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并用清水冲洗玻璃管;
③向玻璃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它与气球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④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2)在步骤①的操作中,先在玻璃管中加入石灰石,关闭K2,打开K1和K3,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然后的操作是
关闭K1,待气球不再胀大后关闭K3或关闭K1,待气球胀大到一定程度后关闭K3,打开K1或K2
关闭K1,待气球不再胀大后关闭K3或关闭K1,待气球胀大到一定程度后关闭K3,打开K1或K2

(3)在步骤④中,甲乙两组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甲组发现烧杯中液体变浑浊;乙组发现烧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两组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甲组是CaCl2与Na2CO3反应,乙组过量的盐酸与Na2CO3反应
甲组是CaCl2与Na2CO3反应,乙组过量的盐酸与Na2CO3反应

(4)实验过程中,同时打开K1、K2才可以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出.若关闭K1、K3,只打开K2,一段时间后液体不再流下.其原因是
玻璃管外压强大于管内压强
玻璃管外压强大于管内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室中可用如图装置来制取气体,甲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分液漏斗可以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甲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溶液,锥形瓶中中放入二氧化锰,可用于制氧气,该反应中的二氧化锰是
催化剂
催化剂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2)用图甲和乙制取并收集氧气时,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a接f
a接f
(填导管口的字母).若将乙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
g
g
(填“f“或“g“)口进入.
(3)用过滤的方法回收二氧化锰,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外还要用到
玻璃棒
玻璃棒
烧杯
烧杯

(4)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丙需要改进.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为什么?
(5)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如丙图,实验完毕.应先从水槽内移出导气管,再撤走酒精灯,为什么?
(6)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
(7)在实验室中加热6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
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
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
,这一现象说明
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烧杯的作用是
对比
对比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
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
,此现象说明了: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有间隔
,同时还可以说明
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
碘遇淀粉变蓝
碘遇淀粉变蓝
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
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
.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硝酸、氯化钡、氢氧化钾、硫酸镁”四种物质的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1)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上述物质中能与硫酸镁溶液发生反应的是(写化学式)
 

(2)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OH-=H2O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也能发生这种反应的是(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滴管向装有硫酸镁溶液和少量硝酸混合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入足量氢氧化钾溶液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有
 

(4)用滴管向硫酸镁溶液中滴加甲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乙溶液,沉淀溶解,则甲和乙分别是上述四种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硝酸、氯化钡、氢氧化钾、硫酸镁”四种物质的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1)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上述物质中能与硫酸镁溶液发生反应的是(写化学式)______;
(2)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OH-=H2O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也能发生这种反应的是(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用滴管向装有硫酸镁溶液和少量硝酸混合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入足量氢氧化钾溶液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有______.
(4)用滴管向硫酸镁溶液中滴加甲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乙溶液,沉淀溶解,则甲和乙分别是上述四种溶液中
的______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