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如图所示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B.t1℃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至t1℃,析出溶质的质量B>A=C
C.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A、据图可以看出,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和B,错误;
B、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故将该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至t1℃,析出溶质的质量B>A=C,正确;
C、据图可以看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不能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错误;
D、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变成t1℃时的饱和溶液,根据图示可以看出,B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而C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故填:B;B>A>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柠檬汁2.2-2.4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在工业、农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填空.
(1)请用化学式来填写空格: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HCl;医院里抢救危重病人时给病人呼吸的气体是O2
(2)生活中可以通过简单的煮沸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净化水程度最高是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请结合如图1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选用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要收集相对纯度较高的O2可用D(填字母)装置收集.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若用F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其优点为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①要获得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B(选填字母).
A.a→b→d→c   B.d→c→a→b   C.b→a→c→d   D.c→d→b→a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NaHCO3+HCl═NaCl+CO2↑+H2O.
(4)硫化氢气体有毒,溶于水形成酸,用图3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大(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对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下列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因此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B.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通过发生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后,带电性发生改变,但元素种类不变
C.同一种物质可以由分子构成,也可以由原子或离子构成
D.分子只能由不同类的原子构成,同类原子直接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AF(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常温下块状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2+2H2O=Ca(OH)2+C2H2↑,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C;
(4)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结束后,从反应残留物中提取固体溶质时,按如下流程操作:,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漏斗外,还有玻璃棒(填仪器名称),在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B.①和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③和④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D.示意图中只有③和④具有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氯酸钾(KClO3)固体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的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1)反应后,将二氧化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方法是溶解、过滤.
(2)要得到9.6g氧气,计算需要分解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均已关闭,装置气密性良好.
【小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1)测定二氧化碳气体 含量:A(容积400mL)中为用排空气法收集的CO2,B中装满水.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20mL 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打开K1和K2,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200mL水,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A中CO2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为$\frac{200mL+20mL}{400mL}$×100%.
(2)证明CO2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A中其它气体不参加反应)
①B中减少了200mL水,能(填“能”或“不能”)证明反应发生.
②将B中换成一定量的酚酞溶液,重复上述操作,发现倒吸入A中的液体变红,该实验现象不能证明反应发生,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
③将B中液体换成一定量的稀盐酸,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依据的现象是稀盐酸倒吸如A中后,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