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该温度下,若将5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溶液的状态(饱和或不饱和)改变方法有加硝酸钾、降温(填任意两种即可).

分析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涵义是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60℃时,将5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只能溶解55g,故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进一步可求得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解答.

解答 解: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涵义是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60℃时,将5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只能溶解55g,故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50g:100g=1: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可通过加硝酸钾、降温的方法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故填:1:2;不饱和;加硝酸钾、降温.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等质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示(  )
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B(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③与氧气接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3)图C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CO2+H2O=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  ②试管  ③胶头滴管  ④燃烧匙
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②;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③;
(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铁架台.
②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收集装置可选用D或E(填标号);选择装置A以合适的药品为原料制取氧气时,甲同学还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甲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有试管口向上倾斜了,或试管外壁上有水等.
③实验室制取氧气还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AB(填序号). A.产物无污染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D.生成物只有氧气
④乙同学选用装置C和D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集满?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检查C装置气密性时,用止水夹夹紧右边的导气管,向分液漏斗内倒入水,打开活塞,若观察到分液漏斗内的水不再下降,说明气密性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由CBA(填A、B、C或(C、B、A)顺序先后变成红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在不断的运动.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铁的冶炼实验进行探究.

(1)该小组设计如图1研究铁的冶炼.
①实验时,应先注水片刻后再加热的目的是用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③装置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该小组同学对实验后玻璃管中得到的黑色固体A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小华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
铁的氧化物Fe2O3Fe3O4FeO
颜色
物理性质不能被磁铁吸引能被磁铁吸引不能被磁铁吸引
化学性质可溶于酸常温下不溶于稀酸可溶于酸,但不生成气体
【展开实验】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2).
【提出猜想】
Ⅰ.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小华根据图2实验认定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后,仍然有黑色粉末存在.
Ⅱ.小华根据资料提出了自己的两个猜想,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猜想①: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黑色粉末A由铁粉、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组成.
Ⅲ.小华在小明图2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为取适量黑色粉末B,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得出猜想①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
(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烧杯底部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
由此它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
(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了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正确的操作是先撤酒精灯,稍后撤蜡烛.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D.用稀硫酸鉴别黄铜(Cu、Zn)和黄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所有金属的颜色都是银白色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小
D.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稀盐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