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X+2H2O = 2Mg(OH)2 。X的化学式是
A. O2 B. 2O C. H2 D. H2O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六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 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原名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来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稀硫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原名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B. 氧化物:氧化铝、冰、干冰
C. 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棉花
D. 金属材料:生铁、塑钢、铝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如图所示,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B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煤气中毒,其原理是B与_____结合,使血液不再输送氧气。
(4)D在高温下煅烧,除得到C外,还可得到另一种物质,它俗称_____,该物质可用于生产自热盒饭,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能一次性鉴别出O2、CO2和空气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
A. 带火星的木条 B. 燃着的木条 C. 紫色石蕊试液 D. 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有一瓶标签受损、没盖瓶盖且装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从受损的标签信息看,大家一致认为该液体不可能是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________ | 该液体是碳酸钠溶液 |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准确,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过量Ca(OH)2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________ | 该液体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 于是丙同学只改用了一种与乙同学所加物质类别不同的溶液,重新按照乙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与乙同学的完全一致,且结论完全正确。则丙同学改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试剂瓶标签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1)为了不使标签破损,应如何正确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品取完之后应及时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鲜鸡蛋呼吸时会排出二氧化碳,下列物质能在蛋壳表面形成难溶性保护膜,因而可作为鲜鸡蛋保鲜剂的是 ( )
A. NaOH溶液 B. 稀盐酸 C. 稀硫酸 D. 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反应2NH4ClO4N2↑+Cl2↑+2O2↑+4X中X的化学式是( )
A. H2 B. H2O C. H2O2 D.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