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有错误的是(  )
A.生铁、石油-混合物B.塑料、纤维、橡胶-合成材料
C.木炭、硫酸-可燃物D.不锈钢、铜-金属材料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生铁、石油都属于混合物;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天然纤维、天然橡胶不属于合成材料;木炭属于可燃物,硫酸不属于可燃物;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不锈钢、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解答 解:A、生铁、石油都属于混合物,归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天然纤维、天然橡胶不属于合成材料,归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木炭属于可燃物,硫酸不属于可燃物,归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不锈钢、铜都属于金属材料,归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化学材料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理解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某同学用E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并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流,应选择的组合制取装置是CGF.
(5)若实验制取某气体只用E装置收集,请推测该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各一条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6)实验室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气体,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①②③④(填写序号),也可用D装置代替B装置,与B装置相比,D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①③(填写序号).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③锌粒与稀硫酸       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提示:MgCl2+2NaOH═Mg(OH)2↓+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水.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该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选填字母序号).

(3)在蒸发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可采取ABC等措施(选填字母序号).
A.玻璃棒不断搅拌B.来回移动酒C.精灯加热来回移D.动蒸发皿加热
(4)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其实验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钙离子.
(5)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
(6)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有NaCl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某活动小组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水搅拌、过滤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猜想:可能是NaCl、Ca(OH)2、Na2CO3        
乙同学猜想:可能是NaCl、NaOH、Na2CO3
丙同学猜想:可能是NaCl、Ca(OH)2、NaOH      
丁同学猜想:可能是NaCl、NaOH
【交流与评价】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理由一是:Ca(OH)2和Na2CO3能反应而不能共存,理由二是:没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
(2)【活动与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
乙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有大量气泡生成,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乙同学的猜想成立

丙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丙同学的猜想成立
丁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盐酸.无气泡产生乙同学猜想不成立
(3)【解释与结论】丁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丁同学和乙同学使用了相同的试剂,却没有看到气泡产生,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少量的盐酸只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A.分离铜粉和铁粉: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检验CO中是否混合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鉴别氯化钠、硝酸铵、生石灰-加水溶解
D.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滴加适量的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t1℃.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位置时,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t3℃时,将甲、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BD.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
C.溶液质量:甲>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取用块状固体
C.
加热液体
D.
读液体体积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B.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C.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D.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元素周期表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图是某元素的“身份证”,请回答:
(1)该元素的名称是铝,是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易失电子(填“得”或“失”);
(2)由该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