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在“水的组成”学习中,可以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如图)得到氢气。请写出试管1中气体的检验方法以及试管2中气体检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①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常温条件下反应制取氢气”。下面装置中可用于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用该发生装置和F装置相连,则氢气应从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②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中想得到平稳气流可以将①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小明同学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的量不足,每天需要服用2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假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若小明改用喝牛奶(每100m1牛奶中含钙≥0.10g)来补充钙,每天至少需要喝___________毫升牛奶。
(4)将15.9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11.1g固体物质。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
【答案】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1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H2+O22H2O B 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条件是不加热 b 分液漏斗 600mL 12.25g
【解析】
(1)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可以判断出试管1中的气体为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1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试管2中气体为氢气,可用燃着的木条进行检验,将燃着的木条伸到试管口,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2H2O;
(2)①锌与稀硫酸常温条件下反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填B;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条件是不加热。用F装置收集氢气时,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氢气有短管b通入。
②B装置中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可以获得平稳的气流。
(3)每天服用钙元素的质量为:2×0.75g××100% =0.6g,0.6g÷0.1g×100mL=600mL。故需要和牛奶600mL。
(4)由题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5.9g-11.1g=4.8g
设生成4.8g的氧气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
解得x=12.25g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C三种元素,它们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 A | B | C |
其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
A. 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学式为AC的化合物
B. 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 A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原子, B、C表示的是阳离子
D. 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学式为B2A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科技节活动中进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色,请结合分子的观点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向冰水中通入氧气,白磷在水下不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以上四个实验中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完毕后,刘丽同学收集到的石棉网上的固体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善于反思的你找到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心的牛凯同学还发现镁条燃烧后的生成物中有少量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反思交流)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淡黄色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能用排水法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产生3.2gO2时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__g。
(3)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H2O2溶液的浓度/% | 30 | 30 | 30 |
H2O2溶液的体积/mL | 6 | 6 | 6 |
温度/℃ | 20 | 35 | 55 |
MnO2的用量/g | 0 | 0 | 0 |
收集O2的体积/mL | 0 | 1.9 | 7.8 |
反应时间 | 40min | 40min | 40min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Ⅱ.腐蚀性
(査阅资料)H2O2溶液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将铜片分别浸泡在3种溶液中进行实验,如下表。
编号 | ① | ② | ③ |
实验 | |||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 | 无明显变化 | 铜片变小,溶液变蓝,缓慢产生细小气泡 | 无明显变化 |
(解释与结论)(4)实验①的作用是_____。
(5)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H2O2+H2SO4=CuSO4+_____。
(反思交流)(6)某同学提出,实验②中,除发生(5)的反应外。还发生了一个反应导致有细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反应物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_______________,请指出此实验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实验,滴管中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取用硬水和软水的体积要相同,还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实验得出B试管中液体是硬水,此时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 (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2)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
(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面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KNO3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1)图中KNO3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时,乙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研究分子运动 C.研究燃烧的条件 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