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利用括号中的物质除去杂质.其中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是(  )
A、CO2中混有水蒸气(烧碱固体)
B、Cu中混有CuO(过量稀硫酸)
C、FeCl2中混有CuCl2(过量的铁)
D、KCl中混有K2CO3 (稀盐酸)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烧碱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过量的铁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K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因素中,不是燃烧必要条件的是(  )
A、可燃物
B、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C、气压
D、一定浓度的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铝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A、13B、2C、8D、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里绕核运动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下列各组混合后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MgSO4、KOH、Na2SO4
B、FeCl3、NaOH、NaCl
C、Na2SO4、NaCl、NaOH
D、BaCl2、Na2SO4、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几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MgB、NaC、FeD、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如图)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无法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
A、
紫色石蕊试液“警察”
B、
稀盐酸“警察”
C、
无色酚酞试液“警察”
D、
纯碱溶液“警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这一年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用有关粒子的名称完成下列小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FeCl3、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实验②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看不到明显现象.
实验③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请回答:
由实验①可知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实验②可说明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实验③可说明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一定有
 
,可能有
 
,为了验证它是否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用文字简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