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从给水通电后,在电源的正极会产生氧气,负极会产生氢气去分析;
(2)从硫酸溶于水后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增强水的导电性;由于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水的分解,水的质量不断减小,而溶质的质量不变去分析.
解答 解:(1)给水通电后,在电源的正极会产生氧气,负极会产生氢气,所以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
(2)该实验用的水中加入了少量的稀硫酸,硫酸溶于水后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增强水的导电性;由于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水的分解,水的质量不断减小,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会不断变大;故答案为:增强水的导电性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掌握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质、溶剂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活性炭 | B. | 石蕊溶液 | C. | 稀盐酸 | D. | 酒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将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产生大量气泡 | 有气体生成 |
②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 木条复燃 | 该气体是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
B. | 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 |
C.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
D.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