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O、C、S、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请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工业上用于炼钢的气体 _________(2)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 __________
(3)可用于建筑材料的碱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
【猜想与假设】
Ⅰ.红色褪去,与溶液和空气中的反应有关。
Ⅱ.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1 | 向盛有2 mL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5%的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
2 | 1号试管红色褪去 2号试管5min红色褪去 3号试管30min红色明显变浅 4号试管120min红色无明显变化 | ||
3 |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水,…… | 酚酞溶液浓度/% | 浑浊程度 |
5 | 大量浑浊物 | ||
2 | 少量浑浊物 | ||
| 无浑浊物 |
【解释与结论】
(1)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 (填“成立”或“不成立”)。
(3)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 。
(4)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水, 。
【反思与评价】
(5)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建议选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 %。
(6)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Ⅲ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很多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因此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回收。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①纸张 ②塑料 ③玻璃 ④金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在pH=1时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CuSO4 NaCl KNO3 B.NaOH NaCl NaNO3
C.Na2SO4 NaCl HNO3 D.K2SO4 AgNO3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铁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①A由两种元素组成,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物质。
②B物质是A分解的产物之一,可分别与不同物质反应转化为E和F,且E与F、
E与B均可发生反应。
③C由两种元素组成,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④D与F的组成元素相同,向D中加入一定量的C,只得到G的黄色溶液。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③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我们通常需借助 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当③中的
反应恰好完全时,溶液中的微粒有 ;
(2)F的化学式为 ,B转化成E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3)写出D与C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7种物质中含有铁元素的物质有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灭火方法与成语“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相同的是( )
A.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B.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C.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 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转化过程不符合A⇌B→C的是()
A. CO⇌CO2→CaCO3
B. CO2⇌C6H12O6→H2O
C. O2⇌H2O→H2
D. Cu⇌CuO→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