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过氧化钠(Na2O2)能与二氧化碳(CO2)反应生成氧气,可作为呼吸面具中O2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O2。计算156g Na2O2最多可获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g。

32 【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过氧化钠的质量可以列比例式计算氧气的质量。 【解析】 设理论上156g过氧化钠可制得氧气质量为x,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156g x x=32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体现了化学学习的许多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关注物质的性质 B. 关注物质的变化

C. 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D. 关注探究活动设计和实验报告形式

D 【解析】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分析。 在进行化学探究的时候应该关注物质的变化,性质、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探究活动的设计,不需要关注实验报告形式。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类学习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思想。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盐、有机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A. SO3、KNO3、葡萄糖、空气 B. Na2O2、NaNO2、蛋白质、合金

C. N2O4、蓝矾、CO、冰水混合物 D. Fe3O4、碳铵、维生素C、盐酸

C 【解析】 A、SO3属于氧化物、KNO3属于盐、葡萄糖属于有机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B、Na2O2属于氧化物、NaNO2属于盐、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合金属于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C、N2O4属于氧化物、蓝矾属于盐、CO属于氧化物、冰水属于氧化物,故C说法错误;D、Fe3O4属于氧化物、碳铵属于盐、维生素C属于有机物、盐酸属于混合物,故D说法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百炼成钢 B. 香气四溢 C. 木已成舟 D. 水乳交融

A 【解析】 A.百炼成钢是把生铁里面的碳经过高温使其燃烧后含量减少,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正确;B.香气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木已成舟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水乳交融,只是物质混合均匀,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B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1)涉及到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填序号)。

(2)蒸发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是_______。

(1)涉及到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填序号)。

(2)溶解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是________。

可供选择的实验操作:

A.溶解

B. 称量固体

C. 蒸发

D. 过滤

E. 量取

ADC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BEA加速溶解 【解析】 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以及溶液配制的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A、(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需要经过溶解、过滤和蒸发的操作;(2)在进行蒸发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B、(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的操作是称量固体、量取液体和溶解三步;(1)溶解时玻璃棒起到的是搅拌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野外饮食保障中,水比食品更重要。下面是野外获得饮用水的两种方法:

(1)净化天然水。以竹筒为容器,将纱布、石子、细沙、木炭制作成净化介质,反复进行_______操作,并对水进行煮沸,消除有害成分,满足饮用需求。

(2)采集冷凝水。该方法是在完全无水条件下的应急生存措施。构筑采集坑,铺上塑料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使土壤内的水分蒸发聚集,此过程主要发生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过滤物理 【解析】 (1)净化天然水时,首先经过自然沉降、过滤除去泥沙等物质,然后用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最后加热煮沸;(2)构筑采集坑,铺上塑料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使土壤内的水分蒸发聚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94 B. 150

C. 244 D. 338

A 【解析】 原子中: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钚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4,故A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九年级5月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 KNO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135g

C. 通过升高温度,能将恰好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 30℃时,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B 【解析】 A、由溶解度表可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故向100g水中加入35g KNO3,充分搅拌,最多能溶解31.6g的硝酸钾,故所得溶液质量为131.6g,故选项错误;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通过升高温度,能将恰好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正确; D、30℃时,硝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2、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下图为利用合成气(CO和H2)合成新型燃料二甲醚(CH3OCH3)及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B. 还原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 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水和二氧化碳;

D. 由合成气制二甲醚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零排放”,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B 【解析】 A、由题干流程图信息可知,催化反应室中是由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能消耗CO2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正确;B、还原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该反应不是属于置换反应,错误;C. 由题干流程图信息可知,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水和二氧化碳,正确;D. 由合成气制二甲醚是化合反应: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