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和37号元素铷(元素符号为R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从表中查出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有六种微粒结构如图2所示:与B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与37号元素铷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符号)。
(3)请写出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铷元素的一种常见化合物化学式为Rb2As2O4,A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合肥地铁2号线的通车标志着合肥进入换乘时代,极大方便了广大群众的出行。
(1)制成地铁列车的钢轨材料是锰钢,属于合金。合金的主要性能是______、______。
(2)地铁的开通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还减少了空气污染。因为地铁通常是电力机车,地铁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
(3)地铁中的某些部件是金属钛(Ti)制成的,该金属的冶炼方法是利用二氧化钛和金属铝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CO、H2、C都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或氧化铜等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分成了三个实验小组进行实验。
(一)甲组同学对炼铁产生了兴趣,他们所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杂质不参与任何反应)。请回答有关问题:
(1)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再装入药品。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 CO,作用是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A 装置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停止加热后,还要再通一会儿CO,除了将A装置中的CO2送入 B 装置的溶液中,另一个作用是______。
(4)若将B装置改成C虚线方框内装置,则该装置还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5)若反应过程中装置A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所取氧化铁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__________g。
(二)乙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水的组成 (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假定A、C装置能完全吸收相应的物质)。
反应后测得B中玻璃管 (含药品)质量减少ag,C中洗气瓶 (含药品)质量增加 bg。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用含 a、b的式子表示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下列因素中,对测定结果无影响的是_______ (填序号)。
A.玻璃管中的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 B.缺少A 装置
C.氧化铁不干燥 D.有部分氧化铁被还原成了四氧化三铁
(三)丙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探究,并利用铁丝网罩集中火力,以获得反应所需的高温。
(提出问题)
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组成不变,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
①CO;②CO2;③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 | 反应前质量 | 反应后质量 | 质量差 |
试管+固体混合物 | M1 | M2 | △m1 即(M1-M2) |
烧杯+澄清石灰水 | M3 | M4 | △m2 即(M4-M3) |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________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的关系是:△m1___________△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 | 反应前质量 | 反应后质量 | 质量差 |
试管+固体混合物 | 69.8g | 65.4g | △m1 |
烧杯+澄清石灰水 | 118.8g | 122.6g | △m2 |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___成立。根据这个结论,该实验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你觉得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填序号)。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 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装置内还残留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表示某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水,可能有CO2和CO。
(1)(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将燃烧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提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现象与结论)①观察到A中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2。
②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③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______色,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
(2)(交流与讨论)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
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论,同学们建议在B、C之间连接一个与A相同的装置,则该装置的作用______。
(3)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 CuSO4和KCl
B. 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
C.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
D. 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属于可溶性物质
B. t℃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方法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
C. 90℃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D. 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9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鞍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D、G为单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G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昭通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