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相互连线的物质表示两者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D是一种会使人体血红蛋白载氧能力下降的有毒气体,E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试推断:
(1)图中所示的反应中一定没发生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B和E反应后的溶液呈蓝色,则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B和E反应后的溶液呈黄色,则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组成C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所以A是氧气,D是一种会使人体血红蛋白载氧能力下降的有毒气体,所以D是一氧化碳,E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盐酸,氧气和C会反应,盐酸和C会反应,所以C是活泼金属,一氧化碳、盐酸会与B反应,所以B是金属氧化物,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答:解: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所以A是氧气,D是一种会使人体血红蛋白载氧能力下降的有毒气体,所以D是一氧化碳,E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盐酸,氧气和C会反应,盐酸和C会反应,所以C是活泼金属,一氧化碳、盐酸会与B反应,所以B是金属氧化物.
(1)氧气和活泼金属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盐酸和活泼金属的反应是置换反应,金属氧化物和盐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所以图中所示的反应中一定没发生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2)通过推导可知,A是氧气,D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
 点燃 
.
 
2CO2
(3)B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呈蓝色,所以B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B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呈黄色,所以B是氧化铁,通过推导可知,D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4)组成C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以C是铝,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故答案为:(1)分解;
(2)2CO+O2
 点燃 
.
 
2CO2
(3)CuO+2HCl=CuCl2+H2O,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4)2Al+6HCl=2AlCl3+3H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以下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生求救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试管中,如图所示,结果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他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反应?
同学们取少量大试管中的液体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探究二:反应后大试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
佳佳认为:溶质是Na2CO3
贝贝认为:溶质是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验证】
贝贝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一定量大试管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CaCl2溶液,过滤.
②向滤液中滴加
 
 

贝贝的猜想成立
【分析交流】
(1)贝贝滴加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
 

(2)贝贝过滤后的滤液中的溶质是
 

【实验反思】
同学们联想到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也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验证反应确实发生了,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用pH试纸测定NaOH 溶液的pH,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当测得pH小于或等于7时,便可证明反应发生了.
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要“当测得pH小于或等于7时”,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议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的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重要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向5mL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3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1.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向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图
 
(填写字母标号).
(2)实验室可以利用稀盐酸等药品,通过连接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氢气图2.
①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填写字母,下同),制取氢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②块状固体加入试管中的方法是
 
.  ③检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四种物质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其中A是一种固体单质,D不溶于水,B、C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C物质的化学式是
 
,B和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C:
 

②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KIO3(碘酸钾)可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我国现规定食盐中加碘含量为每千克食盐含碘0.035千克,相当于每千克食盐里含KIO3多少千克?(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
 
(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
 
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
 
(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
(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乙同学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  B.牛奶  C.白糖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