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
B.将少量C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出现浑浊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在铁锈中加入稀硫酸,铁锈逐渐溶解并得到黄色溶液

分析 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进行解答;
B、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解答;
C、根据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进行解答;
D、根据在铁锈中加入稀硫酸的现象进行解答.

解答 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所以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故说法正确;
B、将少量C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不出现浑浊,故错误;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故说法正确;
D、在铁锈中加入稀硫酸,铁锈逐渐溶解并得到黄色溶液,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以及反应时的能量变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碳和碳的氧化物都是常见的含碳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金刚石和石墨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石墨;
(2)CO和CO2都是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的分子构成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3)在炼铁的化学反应中(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红、小明、小强组成的化学兴趣小组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小红、小强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通过实验,小红、小强确定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该实验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探究“酸与碱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小明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未滴加酚酞试液,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小红、小强对小明实验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小明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强认为,溶质的成分有下列四种情况: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NaCl、HCl和NaOH    猜想三:NaCl和NaOH  猜想四:NaCl和HCl
小红否定了猜想二,理由是盐酸与氢氧化钠不能同时剩余
【实验验证】为验证小强的其它3中猜想,它们取小明实验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①若实验1中pH=7(填“>”、“=”或“<”),则猜想一正确.
②若猜想三正确,则实验2的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
③若猜想四正确,则实验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小明对废弃的易拉罐很有兴趣,为测定易拉罐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他剪取W克镁铝合金的易拉罐,先用过量稀硫酸溶解,然后再向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得到Al(OH)3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Al(OH)3被溶解[已知:Al(OH)3与NaOH反应成NaAlO2和H2O].而Mg(OH)2不溶于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Al(OH)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
(2)在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MgSO4、Al2(SO43、Na2SO4(填化学式);
(3)易拉罐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用字母表示,假定易拉罐只由镁和铝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氧气验满
B.
   取用药品
C.
 闻气味的味道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两个广口瓶,放在天平托盘上,使之平衡,然后放置一会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指针不偏,蔗糖溶液浓度不变B.指针偏左,蔗糖溶液变浓
C.指针偏右,蔗糖溶液质量变小D.指针偏左,生石灰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测定某锌和铜的混合物样品中锌的含量,现将1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样品中的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向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第一个玻璃杯用塑料保鲜膜包住杯口,第二个用报纸包住杯口,第三个玻璃杯敞口,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水量减少比A杯多,比C杯少.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C杯中的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
(2)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氧气防止食物腐败.下列各项措施中利用的原理不是隔绝氧气或空气的是B
A.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防锈
B.生石灰密封保存防止变质
C.白磷放入水中保存防止自燃
D.将埋入地下的木桩烤焦以防止腐烂
(3)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化学式(C2H4)n代码PE,聚氯乙烯化学式(C2H3Cl)n代码PVC.PE保鲜膜可直接接触食品,PVC不能直接接触食品,她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D
A、PE、PVC都属于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受热易熔化
B、焚烧PVC保鲜膜会放出有毒的气体氯化氢
C、废弃的PE和PVC均可以回收利用以减少白色污染
D、家中保存西红柿可用PVC保鲜膜
(4)聚乙烯充分燃烧的产物与甲烷充分燃烧的产物相同.请写出聚乙烯保鲜膜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4)n+3nO2$\frac{\underline{\;点燃\;}}{\;}$2nCO2+2n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学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他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CEF(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③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显碱性填“酸性”“碱性”“中性”之一).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种塑料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O三种元素),所选仪器按“A→E1→D→E2→B→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上述连接中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③仪器D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碎屑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E2质量增加a g,仪器B质量增加b 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W-$\frac{a}{9}$-$\frac{3b}{11}$)g (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④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E1,这样测算出的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与实际值比较将偏大 (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