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Ⅰ)是部分常用化学仪器或装置,图(Ⅱ)是部分“微型”化学仪器或装置(“微型”仪器做实验,其实际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是通常用量的
1
10
或更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对此图(Ⅰ)(Ⅱ)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Ⅱ)中的“微型”仪器做实验,固体只需极少量、液体用量也很少(或只需1~2小滴),相对用图(Ⅰ)仪器做实验的优点是
 
 (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实验污染
③方便个人或家庭实验     ④Ⅱ若需加热也能节约燃料
(2)图(Ⅰ)中的C装置的作用相当于图(Ⅱ)中的装置
 
 (填字母),它们在实验操作上的共同优点是通过控制
 
来控制反应速度.
(3)图(Ⅰ)中的C装置和图(Ⅱ)中的“多用途U型管”(是在U型管中套人一个底部有小孔的具支试管)都可用做“固一液”反应制取气体.若在反应进行中分别将两装置的橡胶管中部夹上铁夹,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装置
 
;“多用途U型管”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1)从操作是否简便、是否节约药品、是否节能环保、是否方便使用等角度分析;
(2)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判断并作出解答.
(3)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
(1)图(II)中所给的仪器为微型仪器,可以节约药品而不影响实验现象,可以较方便的来操作完成实验,同时由于所取的量少,即使加热所需的燃料也少,但是不能够完全消除实验污染,故选①③④;
(2)根据装置的特点可以知道:图(I)中C装置通过分液漏斗添加液体药品,当需要气体时,打开活塞,不需要气体时,关闭活塞,从而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而图(II)中的d装置通过胶头滴管添加液体药品,当需要气体时,挤压胶头,不需要气体时,停止挤压,从而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即图(I)中的C装置和图(II)中的c装置具有相同的作用.
(3)C装置:夹上铁夹后,装置内产生的气体排不出去,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橡胶塞冲出;多用途U型管:夹上铁夹后,具支试管内反应产生的气体排不出去,具支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把试管内的液体从底部的小孔压到U形管内,从而使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
(1)①③④;
(2)c;液体的滴加速度;
(3)橡胶塞冲出;      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点评:本题包含了丰富的实验基本技能知识,要求学生熟悉实验仪器,同时对实验原理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金属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的是(  )
A、铁B、镁C、铜D、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说明分子在变大
B、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等微粒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用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对物质的归纳、分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烧碱、纯碱、熟石灰是常见的碱
B、不锈钢、焊锡、生铁是常见的合金
C、浓硫酸、火碱、生石灰是常见的干燥剂
D、煤、石油、天然气是常见的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表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B C D
物质 番茄汁 糖水 牙膏 肥皂水
pH 4 7 9 10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1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请分析并填空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若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若选用E作收集装置,A的导管口连接到b时,c端排出的物质主要是
 
,连接到c时,b端排出的物质是
 

(3)该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 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 I、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题目所要求的化学符号.
(1)镁离子
 

(2)3He
 

(3)2个水分子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5)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C)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
(1)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2)赤铜(Cu2O)中铜的化合价为
 
,800℃时,赤铜和木炭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单质是
 

(3)已知ZnCO3+2C
 高温 
.
 
Zn+3CO↑,若原料中含25吨ZnCO3,请列式计算充分反后,理论上所得黄铜中锌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次实验课上,细心的小红,小敏同学同时发现盛有NaOH溶液的试剂瓶塞外有少量白色粉末.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①白色粉末是NaOH固体
②白色粉末是Na2CO3固体
③白色粉末是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上述猜想,小红小敏取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水配制成溶液.
(1)小红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实验说明猜想
 
不成立.
(2)能否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来证明上述猜想
 
(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
 

(3)为了探究另外两个猜想哪个成立,小敏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后溶液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表明猜想③成立.
(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NaOH变质的原因
 
,该事实说明NaOH溶液或固体都必须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