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了一包敞口放置的碱石灰样品,为探究其成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对这包碱石灰样品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②熟石灰微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③BaCl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同学们分子该碱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Na2CO3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部分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无明显放热现象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和NaOH
②继续加足量水,震荡,静置出现白色沉淀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③从步骤②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将步骤③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思考与分析】小杰同学经过分析认为步骤②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Ca(OH)2+Na2CO3═CaCO3↓+2NaOH(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可以得出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2CO3、Ca(OH)2;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CO3.实验探究步骤④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有BaCl2和NaOH、NaCl.

分析 【提出猜想】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实验探究】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也会放出大量热;【思考与分析】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解答;
【解释与结论】根据碳酸钠溶液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
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以及氯化钡溶液过量进行解答.

解答 解:【提出猜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Ca(OH)2、CaCO3、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也会放出大量热,所以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思考与分析】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不一定含有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释与结论】碳酸钠溶液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过滤后所得物质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此时溶液中不可能有氢氧化钙,因为有碳酸钠),又因为原固体混合物中没有NaOH,所以应该是Ca(OH)2和Na2CO3反应生成了NaOH,因此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Ca(OH)2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以及氯化钡溶液过量,所以③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钡.
故答案为:
【提出猜想】Na2CO3;【实验探究】NaOH;
【思考与分析】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释与结论】Na2CO3、Ca(OH)2;CaCO3;NaOH、NaCl

点评 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干燥剂为情境角度出发,考查干燥剂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的综合性推断题,考查了CO2、NaOH、Ca(OH )2、CaCO3 之间如何相互转化,特别是考查学生的在实验探究中推断分析能力,和平时对含碳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现象的认识    B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①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②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①二氧化硫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②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对水质有影响
C对除杂的认识    D对性质和用途的认识
①用稀硫酸除去Zn中混有的Ag
②用灼烧的方法除去CuO中混有的C
①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作电极
②银的导电性最好,可用作电线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碱,同学们对它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探究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设计方案如下,请思考每个方案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预测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滴加几滴无色
酚酞试液,振荡
酚酞试液不变色恰好完全中和
方案二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7恰好完全中和
方案三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滴加稀硝酸和
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盐酸过量,没
有完全中和
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只有方案二是正确的,请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请分析方案一错误的原因:方案一中如果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酚酞试剂也不变色;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案三错误的原因NaCl+AgNO3=AgCl↓+NaNO3
②探究二: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已知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样品中含有Na2CO3
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BaCl2=BaCO3↓+2NaCl
步骤二:取步骤一试管中少量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酚酞变红色样品中含有NaOH
通过实验,判定该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NaOH、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H2SO4+BaCl2═BaSO4↓+2HCl.小组同学对B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B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裘臻认为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a,其名称是(2)盐酸
石建认为:是a硫酸;
秦思认为:是a和氯化钡.
【实验探究】为证明自己的猜想,石建同学取少量B中的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3)石蕊变红,据此现象,石建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瓶评价石建的实验设计及得出的结论,(4)不正确,因为生成的盐酸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表达交流】为证明自己的猜想,裘臻进行的实验时(5)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到均无明显现象,由此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正确,最终确定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总结出在证明反应后多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仅为生成的可溶物时,实验的设计思路是(6)分别加入原来的反应物,观察是否有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物质鉴别 B物质除杂
 硫酸钾和硫酸铵-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盐酸中混有硫酸-加适量强氧化钡溶液,过滤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磁铁吸引
 C D
 家中燃气泄漏-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
 水变成水蒸气-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达菲”是目前世界上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良方之一.生产药品的主要原材料是我国传统香料八角茴香中所含的莽草酸,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C7H10O5)计算:
(1)1个莽草酸分子含有7个碳原子;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莽草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2:5;
(2)174g莽草酸中含有80g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我国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  )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全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D.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力发电B.石油分馏C.海水晒盐D.煤炭干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1℃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