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 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 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 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一种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
A. O2 B. 2H C. N D. 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灌云县西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一门学科.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一个YZ2分子是由1个Y原子和一个Z2分子构成
C.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微粒个数比为1:1
D. 图中的单质只有Z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需要水,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传闻1:自来水中有余氯,不能饮用。
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到用户家可能需要经过几十公里的管道,为了保证水质,必须在水里加入一些消毒剂以防止细菌滋生。最常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此外还有氯胺和二氧化氯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余氯标准推算,如果氯全部来自于饮用水,则自来水中氯的允许含量为5 mg/L。而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 mg/L。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为维持消毒效果,国家规定管网末端自来水中余氯下限为0.05 mg/L。
传闻2:煮过很多次的“千滚水”有毒。
有研究对多次煮沸水中亚硝酸盐情况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煮沸次数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mg/L)
水样类型 | 亚硝酸盐含量 |
一次沸水 | 0.0008 |
二次沸水 | 0.0020 |
三次沸水 | 0.0028 |
人体长时间摄入超标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即使三次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 mg/L)还低不少。从饮用水健康的角度来看,相比对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忧虑,我们更应该注意如果不将水煮开,或者密封、储存方法不当,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隐患。
传闻3:常喝“富氧水”能够抗衰老。
富氧水原是医学界为了研究生物细胞厌氧性和好氧性的研究用水,是通过人为地往纯净水里充入更多的氧气制成的。
对于富氧水对健康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若水中氧含量过高或常喝富氧水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无论是吸氧还是喝氧, 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人们在“ 喝氧” 的问题上应采取慎重态度, 勿作非明智的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水质,可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包括__________。
(2)判断传闻1真假,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3)依据文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4)传闻3的资料中,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__________。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如果自来水中含氯量过低,水中细菌就可能超标
B.因为“千滚水”含有亚硝酸盐,所以有毒而不能饮用
C.“富氧水”中富含氧气,适合多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O2 B. Cl2 C. O2 D. 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