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新微粒)生成,不一定有明显的现象。
3、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4、原子核中一定含质子,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5、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但构成分子的原子比该分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是化合物。
7、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稳定,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8、稳定结构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He是2)
9、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H为1)
10、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石灰水)。
12、书写化学式时,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一定为零,但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 、CH4
13、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4、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5、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6、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的离子(如H+、NH4+);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铵盐)。
17、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18、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
19、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属于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0、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是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1、酸一定能解离出H+,能解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碱一定能解离出OH—,能解离出OH—的不一定是碱。
22、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
23、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4、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2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26、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