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加入酚酞 | 加入稀盐酸 | |
碳酸钙和氯化钙 | 加水 | 加入氯化钡溶液 | |
稀盐酸和氯化钠 | 加入酚酞 | 加入锌 | |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 看颜色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只要分析一种鉴别方法不正确,即可排除该选项。
A.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中性物质不变色,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使酚酞变红,两者现象相同,方法一不能鉴别两者;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生成。两者现象不同,方法二能鉴别两者。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可溶于水,两者现象不同,方法一能鉴别两者;碳酸钙、氯化钙均不与氯化钡反应,两者现象相同,方法二不能鉴别两者。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中性物质不变色,盐酸、氯化钠均不能使酚酞变红。两者现象相同,方法一不能鉴别两者;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生成;锌不与氯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两者现象不同,方法二不能鉴别两者。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稀硫酸为无色,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两者现象不同,方法一能鉴别两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有蓝色沉淀生成,两者现象不同,方法二能鉴别两者。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苏州是一座现代文化与古老文明融合的城市。下列信息涉及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吴中、相城的苏派“热砖雕”砖材是采用含铁量较高的黏土经焙烧等工艺制得
B.高新区出土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梅子青釉瓷器是南宋后期在著名的龙泉窑烧造
C.近期太仓某企业创新研发的绿色环保合成革成为 NBA 联赛第一品牌篮球用革
D.园区“东方之门”的桩基是用厚钢板焊接成钢柱,再在钢柱外浇注混凝土成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C.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碱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放出气体,则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用作干燥剂
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CH4、C2H5OH、 CH3COOH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D.KNO3、CO( NH2)2、NH4H2PO4 都属于复合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将浓硫酸用水稀释时,应将______________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___________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将浓硫酸滴在纸张、木材等物质上,能使其碳化,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在生活中,当水的硬度过大或者病菌过多时,通常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菌。
(2)饭后洗碗时,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___作用。
(3)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肥皂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其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脂酸钠属于盐
B.由一种金属元素和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D.硬脂酸钠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7:3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