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各组仪器,能用来加热液体的一组是(  )
A.试管、量筒、蒸发皿B.量筒、蒸发皿、烧杯
C.试管、蒸发皿、集气瓶D.试管、烧杯、蒸发皿

分析 根据常用仪器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量筒是用来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的体积,不能用来加热,所以错误;
B、量筒是用来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的体积,不能用来加热,所以错误;
C、集气瓶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的气体,不能用来加热,所以错误;
D、试管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时均可使用,可用来加热液体药品;蒸发皿可用于溶液蒸发或浓缩.能耐高温,但不能骤冷,液体量多时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蒸发,液体量少或粘稠时,要隔着石棉网加热;烧杯不能直接燃烧,但可垫石棉网加热,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常用于加热的仪器.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和燃烧匙;有的仪器需垫上石棉网才能用于加热,有烧杯、烧瓶、锥形瓶;有的仪器也可用于直接加热、也可用于隔着石棉网加热(如蒸发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明明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把气球中的镁屑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反应的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逐渐膨胀.
(2)用理化知识解释由B→C过程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镁条与盐酸反应,开始时气体受热膨胀,冷却后体积缩小.
(3)此装置能否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原因是因为反应生成的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气球会产生很大浮力,破坏了天平的平衡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金属材料(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需要考虑的因素是BCD(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B.金属的耐腐蚀性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红色---红色----无色B.紫色----红色-----五色
C.紫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OH-(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CuCl2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
(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此时试管中的溶质(除酚酞外)可能有两种情况:
①溶质是NaCl(填化学式,下同);
②溶质是HCl、NaCl.
③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近代,由于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请指出所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实验1错误:1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2试管没有与桌面呈45度角;3用手拿着试管加热;4用内焰加热;
实验1改正:1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2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3用试管夹加持加热  4用外焰加热;
实验2错误:1瓶塞横放在桌面上;2试管没有倾斜;3试剂瓶口与试管口没有紧挨着;
实验2改正:1瓶塞倒放;2试管倾斜;3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
实验3错误:试管口向上倾斜;
实验3改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向反应结束时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结合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加热液体
C.
过滤
D.
点燃镁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