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A、B、C为氧化物,D为单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中含有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和反应条件如图:

(1)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从微观解释A和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3)请设计简单方法区分B和D:

 

(1)4CO + Fe3O4 高温 3Fe + 4CO2 (2)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3)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框图式的推断题,找到题目的“题眼”,包括特殊的物质,特殊的反应、特殊的现象、特殊的反应条件及常见的三角关系等,此题的“题眼”是,D为单质,且B、D中含有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故可判断单质D为Fe,而B自然是四氧化三铁,这样不难推出A为CO,C为CO2

(1)A为CO,B是四氧化三铁,故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 + Fe3O4 高温 3Fe + 4CO2

(2)A为CO, C为CO2,两者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3)B是四氧化三铁,D为Fe,区分两者的简单方法: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的是铁,反之为四氧化三铁

考点:框图式的推断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河南省招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3分) 向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的烧杯中逐渐加入Zn粉,并边加边搅拌, 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点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哪些(写离子符号)?

(2) 写出b~c(不包括b点)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点的固体中含有几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紫薯因富含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硒元素的质子数为34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河南南阳七校九年级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三瓶无色无味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测定气体的密度                B.伸入燃烧的木条

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河南中考化学调研(二)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已知铜可以和浓硝酸发生如下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实验室可以通过该反应制取二氧化氮气体。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NO和NO2都是空气的污染物。现给出下列装置:

(1)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有失去标签的浓硝酸和浓盐酸,如何区分出浓硝酸?

(2)制取N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应分别选用 。请写出利用你选择的发生装置制取另一种气体的反应方程式。

(3)随着反应的进行能产生NO气体,请解释可能的原因?

(4)已知NO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应选用装置 收集NO,并写出NO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某同学做完实验后,为回收废液中的金属铜,向废液中加入28g铁屑,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回收到的铜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河南中考化学调研(二)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C、H、O、Ca四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合适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易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物质是 ;可用于粉刷墙壁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河南中考化学调研(二)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集气瓶(或广口瓶)的用途广泛。对于下列所示实验中,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河北省邯郸市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减少“雾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将秸秆直接焚烧          B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江西省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糖类的是( )

①果糖 ②淀粉 ③油脂 ④纤维素 ⑤淀粉酶。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